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69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涉及大数据评估管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信任处理代理,用于对直接管理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进行计算并存储;大数据需求商,用于向信任处理代理发送对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的获取请求;所述信任处理代理,还用于基于对特定数据源的获取请求,在所述信任处理代理所存储的直接可信度中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计算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并输出所述综合可信度至大数据需求商。解决了大数据环境下对大数据节点的信任评估存在的多维属性和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

Big data trus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trust management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评估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大数据资源技术被普及的运用的环境下,大数据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十分频繁,而大数据交易市场上的大数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可信程度各不一样,用户在选购大数据数据源的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可信计算技术对各种数据源的可信程度(可信包括服务质量、数据真实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将能成为大数据需求方选购大数据的客观依据,但在数据源的选择过程中,大数据用户往往无法直接获取到目标信息源的可信度,这就导致了用户与数据源之间的传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去中心化的场景下。为使数据节点之间的信任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参照,人们在数据传输框架中加入了信任代理这一重要角色,用户可以通过信任代理及其相关的模块对信号源的可信度进行评估或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节点之间不确定性的问题。但同时,由于信用代理的判断是机械性的,这便导致存在恶意的数据源能够有机可乘,而信用代理之间的环境更是存在实际性的差异,对于数据源的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信任处理代理,用于对直接管理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进行计算并存储;/n大数据需求商,用于向信任处理代理发送对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的获取请求;/n所述信任处理代理,还用于基于对特定数据源的获取请求,在所述信任处理代理所存储的直接可信度中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计算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并输出所述综合可信度至大数据需求商。/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任处理代理,用于对直接管理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进行计算并存储;
大数据需求商,用于向信任处理代理发送对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的获取请求;
所述信任处理代理,还用于基于对特定数据源的获取请求,在所述信任处理代理所存储的直接可信度中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计算特定数据源的综合可信度并输出所述综合可信度至大数据需求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诉信任处理代理包括:
信任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和邻居信任处理代理的链接信息;
信任收集器,用于在所属信任处理代理未存储有大数据需求商所请求获取的特定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时,通过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的邻居信任处理代理的链接信息对信任传播网络内的其他信任处理代理进行遍历以获取遍历结果;
信任计算器,用于计算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直接管理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计算特定数据源的推荐可信度,以及根据信任收集器的遍历结果计算间接可信度、根据间接可信度/直接可信度和推荐可信度计算综合可信度;
信任值发布器,用于输出综合可信度至大数据需求商;
其中,所述邻居信任处理代理表示对于所述信任收集器所属的信任处理代理来说是可信任的信任处理代理,所述间接可信度是遍历获取的其他信任处理代理所存储的直接可信度进行计算的,所述推荐可信度则表示特定数据源所处的大数据网络对特定数据源的评价,所述信任传播网络由相互之间存在邻居关系的至少两个信任处理代理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信任收集器,还用于根据所属信任处理代理与其它信任处理代理之间产生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建立其它信任处理代理对于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的单向信任关系;
所述信任值数据库,还用于根据其它信任处理代理对于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的单向信任关系,存储所述的其它信任处理代理的链接信息为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的邻居信任处理代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任计算器用于计算所属信任处理代理直接管理数据源的直接可信度,具体为
获取直接管理数据源的信用评价并将所述信用评价按D-S证据的识别框架和直接管理数据源的评价属性进行分类;
根据直接管理数据源的评价属性的分类结果确认直接管理数据源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并对所述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进行证据合成以获取直接管理数据源对应的信任函数及似然函数;
根据直接管理数据源对应的信任函数及似然函数计算直接可信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大数据信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可信度T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Td(t)表示t时刻的直接可信度,Ti(t)表示t时刻的间接可信度,Tr(t)表示t时刻的推荐可信度,且所述t表示在信任计算器计算综合可信度T的时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协同信任管理框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发苏礼楷谢少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