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559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周期性地采集容器的系统资源使用量,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分析获取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S2:依据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建立分布式BFD调度策略进行容器分配,为每个容器获取资源利用率最高节点;S3:在部署节点预创建新容器,并切换流量至新容器完成容器迁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容器调度时分析容器周期特征,利用周期特征进行容器组合调度,能在保证容器QoS的同时提高容器云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周期特征分析过程用户无需干预,具有很好的用户友好性;使用基于分布式BFD的调度系统提高集群调度响应性。

A container cloud scheduling method based on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云计算
,涉及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容器技术包含应用打包、应用运行环境打包、应用资源限制、资源隔离等技术,通过容器技术对整个运行时进行封装打包能在不同环境中快速部署、运行应用。与传统的虚拟机技术相比,容器之间共享宿主机内核,提升了性能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将其生产环境复制为可立即运行的容器应用程序,同时运维人员也可以使用开发人员提供的容器进行直接部署,降低了开发、测试、生产环境不同带来的沟通成本。容器云的核心功能是将合适的资源分配给容器,即对容器进行调度。容器云管理大量的主机资源,能处理容器跨主机通信、高可用、监控等功能。调度器是容器云集群管理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其负责对每个主机的资源进行收集、统计,当有新容器任务需要调度的时候将会对需要调度的容器任务的需求特征以及全局主机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的评估和分析将容器放置到合适的主机上,这个过程为完成一次调度的核心过程。现有的容器云以使用调度策略有LeastRequestedPriority,即主机资源利用率低的主机被分配容器的分数高,同时还有BalancedResourceAllocation,优先选择资源使用最均衡的节点。这两个法则目的是提升集群的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资源的负载均衡。然而现在资源调度策略是根据客户自定义的申请的需求或者容器使用的峰值进行资源分配,带来的问题有:1.大部分客户对资源需求并不能准确对容器的资源使用峰值进行判断,只能尽可能地申请更多资源,导致资源浪费。2.容器对资源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直是峰值状态,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资源闲置。3.调度器进行资源超卖时没有考虑容器历史值仅使用优先级处理资源冲突会导致低优先级容器QoS的下降,并随着资源超卖比例的增加而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在时域与频域上对容器的历史资源使用量进行建模分析,得出资源使用量的周期特征;并根据容器的周期特征通过分布式BFD调度系统将容器调度到容器加入后使用率最高的节点上,以此组合资源周期具有互补性的容器;并在容器迁移的过程时等待新容器服务就绪后进行流量切换,保证容器QoS同时并提高集群的资源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周期性地采集容器的系统资源使用量,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分析获取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S2:依据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建立分布式BFD(BestFitDecreasing)调度策略进行容器分配,为每个容器获取资源利用率最高节点;S3:在部署节点预创建新容器,并切换流量至新容器完成容器迁移。进一步,步骤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部署数据采集器定时通过读取cgroup伪文件的方式采集每个容器的CPU、内存负载信息,并存储于时间序列数据库内,采集间隙固为τ0,资源负载表达式为Cir(n),其中i为容器全局逻辑id,r为资源类型;S12: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对负载序列进行频域分析,求出容器负载各周期功率并使用显著周期阈值筛选出所有显著周期p′,得到候选周期集合Sir:Sir={p:Wir(p)>Yir},其中Yir为容器i中资源r的负载的显著周期的功率阈值,公式为:Wir(p)为容器i资源r周期p的功率,公式为:S13:计算所有候选周期的得分Fir(p)分值,Fir(p)为容器i中资源r周期p的得分,计算公式为:其中别表示周期p在采样长度为N的情况下频域、时域得分权重系数,由实验得出;ACF(p)表示周期p的循环相关性;计算公式为:S14:将所有周期按照Fir(p)的高低进行排序,筛选出得分最高的一个周期作为容器i资源r的特征周期p0,并以最新采集的3个周期资源负载的平均值作为容器i资源r的代表序列Pir(n)。进一步,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K个分布式调度器组成分布式BFD(BestFitDecreasing)调度系统,每个调度器负责1/K个集群节点的资源利用率Rjr计算任务,K个调度器计算各节点的资源利用率Rjr后,由最后一个调度器对所有结果进行集合,并从高到低排序得到集合R′jr,其中所述Rjr表示节点j中资源r的资源利用率,其计算方法为:S22:从集合R′jr选出第一个能满足容器i0资源的节点j0作为最佳节点j,其判断公式为:进一步,步骤S3具体目的是把容器i0迁移到节点j0上,迁移过程采用先创建新容器再停止旧容器的方式以降低容器服务中断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1:将容器i0迁移到节点j0上时,首先判断容器i0是否已经在j0上运行,若是则容器i0已经处于最佳位置无需进行迁移;S32:在节点j0上下载容器i0的镜像并且创建新容器i'0,循环检测新容器的服务探针,服务就绪后修改容器i0服务路由将流量导入新容器i'0,完成迁移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对容器调度时分析容器周期特征,利用周期特征进行容器组合调度,能在保证容器QoS的同时提高容器云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周期特征分析过程用户无需干预,具有很好的用户友好性;使用基于分布式BFD的调度系统提高集群调度响应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总体框架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周期性地采集容器的系统资源使用量,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分析获取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nS2:依据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建立分布式BFD调度策略进行容器分配,为每个容器获取资源利用率最高节点;/nS3:在部署节点预创建新容器,并切换流量至新容器完成容器迁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周期性地采集容器的系统资源使用量,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分析获取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
S2:依据容器资源的周期特征,建立分布式BFD调度策略进行容器分配,为每个容器获取资源利用率最高节点;
S3:在部署节点预创建新容器,并切换流量至新容器完成容器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周期特征的容器云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部署数据采集器定时采集每个容器的CPU、内存负载信息,并存储于时间序列数据库内,采集间隙固为τ0,资源负载表达式为Cir(n),其中i为容器全局逻辑id,r为资源类型;
S12:构建在线容器时域及频域资源模型,对负载序列进行频域分析,求出容器负载各周期功率并筛选出所有显著周期p′,得到候选周期集合Sir:Sir={p:Wir(p)>Yir},其中Yir为容器i中资源r的负载的显著周期的功率阈值,Wir(p)为容器i资源r周期p的功率;
S13:计算所有候选周期的得分Fir(p)分值,Fir(p)为容器i中资源r周期p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表示周期p在采样长度为N的情况下频域、时域得分权重系数,由实验得出;ACF(p)表示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溢郑富文熊安萍祝清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