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50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56
一种机箱包括框体、盖体、滑动件、拨动件及弹性件。框体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一侧壳。第一侧壁形成滑动孔及穿孔。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固定孔。第一侧壳形成第二固定孔。盖体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板及卡勾。第一连接板形成第三固定孔。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体及第二滑动体,第一滑动体形成通孔。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对齐,以供一锁具穿过将第一连接板、第一侧壳、固定条及滑动件锁住。第二滑动体形成卡扣孔。卡勾穿过穿孔后卡设于卡扣孔,弹性件与第二滑动体及框体连接,拨动件穿过滑动孔与第二滑动体连接并在解除锁具时可在滑动孔中滑动,拨动件在滑动孔中滑动时解除第二滑动体与卡勾之间的卡设使卡勾可从卡扣孔及穿孔退出。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箱。
技术介绍
机箱包括形成容置腔的框体及固定于框体上用于遮蔽容置腔的盖体。盖体及框体一般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一起,盖体在克服了与框体之间的卡合力后便可开启,这将不利于机箱的内部结构的保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他人将盖体开启的机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盖体被他人开启的机箱。一种机箱,包括框体及盖体,所述框体形成收容腔,所述框体包括第一侧壁及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第一侧壳,所述盖体用于置于所述框体上将所述收容腔遮蔽,所述机箱还包括滑动件、拨动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滑动孔及至少一穿孔,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弯折形成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形成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侧壳形成第二固定孔,所述盖体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板及至少一卡勾,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壳卡合且可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解除所述第一侧壳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卡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第三固定孔,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体及第二滑动体,所述第一滑动体抵持于所述固定条的内侧并形成通孔,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对齐,以供一锁具穿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壳、所述固定条及所述滑动件锁住,所述第二滑动体形成至少一卡扣孔,所述至少一卡勾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后卡设于所述至少一卡扣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拨动件穿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并在解除所述锁具时可在所述滑动孔中滑动,所述拨动件在所述滑动孔中远离所述第一侧壳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体运动从而解除所述第二滑动体与所述卡勾之间的卡设,以使所述卡勾可从所述卡扣孔及所述穿孔中退出从而将所述盖体从所述框体上拆下。上述机箱在所述锁具没被开启的情况下,所述卡勾不能退出所述穿孔及所述卡扣孔,因此,不能将所述盖体从所述框体卸下,从而防止他人开启所述盖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机箱的立体图。图2为沿图1中的II-II处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2中的机箱的分解图。图4为图1中的IV-IV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的机箱的分解图。图6为图1中的盖体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机箱100框体80盖体30滑动件40拨动件60弹性件70机架81外壳91底壁82第一侧壁83第二侧壁84滑动孔85穿孔86固定条87第一固定孔88底壳92第一侧壳93第二侧壳94盖板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第三固定孔34卡扣部35卡槽96缺口97卡位孔98卡勾36第一滑动体41第二滑动体42通孔43锁具20第一限位部89第二限位部90第一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2卡扣孔44本体61定位部62勾部63定位孔4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机箱100包括框体80、盖体30、滑动件40、拨动件60及弹性件70。所述框体80包括机架81及外壳91。所述机架81包括底壁82、第一侧壁83及第二侧壁84。所述第一侧壁83及所述第二侧壁84固定于所述底壁8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83形成滑动孔85及至少一穿孔8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83形成三所述穿孔86。所述第一侧壁83的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壁84弯折形成固定条87。所述固定条87形成第一固定孔88。所述外壳91包括底壳92、第一侧壳93及第二侧壳94。所述第一侧壳93及所述第二侧壳94自所述底壳92的相对两侧向所述盖体30延伸。所述底壳92置于所述底壁82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壳93及所述第二侧壳94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83及所述第二侧壁84之间。所述第一侧壳93及所述第二侧壳94与所述第一侧壁83及所述第二侧壁84垂直。所述第一侧壳93、第二侧壳94、第一侧壁83、第二侧壁84及所述底壁82形成收容腔(图未标),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置电子元件。所述第一侧壳93形成与所述第一固定孔88对齐的第二固定孔(图未示)。所述盖体30盖于所述框体80上,将所述收容腔遮蔽。所述盖体30包括盖板31及所述盖板31的相对两侧向所述底壳92延伸的第一连接板32及第二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所述第一侧壳93卡合且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连接板32形成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的第三固定孔34。所述第二连接板33与所述第二侧壳94卡设且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连接板32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3可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83的方向运动时解除所述第一侧壳93及所述第二侧壳94对所述第一连接板32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3的卡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2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3的内侧各凸设至少一卡扣部35,所述第一侧壳93及所述第二侧壳94的边缘各形成至少一卡槽96。所述至少一卡扣部35卡设于所述至少一卡槽96。所述卡槽96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侧壁83的缺口97及与所述缺口97远离所述盖板31的一端连通的卡位孔98。所述卡扣部35从所述缺口97的一端置入所述缺口97并越过缺口97后卡设于所述卡槽96内。所述卡扣部35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83的方向运动时解除所述卡槽96对所述卡扣部35的卡设。所述盖板31上还固定至少一卡勾36。所述卡勾36面向所述第二侧壁84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31上固定有三所述卡勾36。三所述卡勾36穿过三所述穿孔86置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滑动件40包括第一滑动体41及与所述第一滑动体41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体42。所述第一滑动体41抵持于所述固定条87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动体41形成通孔43。所述通孔43与所述第一固定孔88对齐,以供一锁具20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34、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88及所述通孔43将所述第一连接板32、所述第一侧壳93、所述固定条87及所述滑动件40锁住。所述第二滑动体42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83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83的内侧凸设多个第一限位部89及多个第二限位部90。所述第一限位部89形成第一限位槽11。所述第二限位部90形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相对的第二限位槽12。所述第二滑动体42的两相对边缘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及所述第二限位槽12内。所述第二滑动体42形成至少一卡扣孔44,每一所述卡扣孔44与一所述穿孔86对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第二滑动体42形成三所述卡扣孔44。三所述卡勾36在穿过三所述穿孔86后卡设于三所述卡扣孔44。所述弹性件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体42连接,所述弹性件7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框体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70的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83上。所述弹性件70为螺旋弹簧。所述拨动件60穿过所述滑动孔85与所述第二滑动体42连接并在解除所述锁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箱,包括框体及盖体,所述框体形成收容腔,所述框体包括第一侧壁及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第一侧壳,所述盖体用于置于所述框体上将所述收容腔遮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滑动件、拨动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滑动孔及至少一穿孔,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弯折形成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形成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侧壳形成第二固定孔,所述盖体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板及至少一卡勾,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壳卡合且可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解除所述第一侧壳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卡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第三固定孔,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体及第二滑动体,所述第一滑动体抵持于所述固定条的内侧并形成通孔,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对齐,以供一锁具穿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壳、所述固定条及所述滑动件锁住,所述第二滑动体形成至少一卡扣孔,所述至少一卡勾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后卡设于所述至少一卡扣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拨动件穿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并在解除所述锁具时可在所述滑动孔中滑动,所述拨动件在所述滑动孔中远离所述第一侧壳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体运动从而解除所述第二滑动体与所述卡勾之间的卡设,以使所述卡勾可从所述卡扣孔及所述穿孔中退出从而将所述盖体从所述框体上拆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包括框体及盖体,所述框体形成收容腔,所述框体包括第一侧壁及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第一侧壳,所述盖体用于置于所述框体上将所述收容腔遮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滑动件、拨动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滑动孔及至少一穿孔,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弯折形成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形成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侧壳形成第二固定孔,所述盖体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板及至少一卡勾,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壳卡合且可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解除所述第一侧壳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卡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第三固定孔,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体及第二滑动体,所述第一滑动体抵持于所述固定条的内侧并形成通孔,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对齐,以供一锁具穿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壳、所述固定条及所述滑动件锁住,所述第二滑动体形成至少一卡扣孔,所述至少一卡勾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后卡设于所述至少一卡扣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拨动件穿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滑动体连接并在解除所述锁具时可在所述滑动孔中滑动,所述拨动件在所述滑动孔中远离所述第一侧壳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体运动从而解除所述第二滑动体与所述卡勾之间的卡设,以使所述卡勾可从所述卡扣孔及所述穿孔中退出从而将所述盖体从所述框体上拆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凸设多个第一限位部及多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动体的两相对边缘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益生曾令鑫谭军华马泽刚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