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控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的融合也逐步发展,全制造流程也迈向数字化,这就要求所有的个体终端设计需高度灵活、自主可控,同时要求控制个体终端的平台需足够稳定、可靠。目前工业控制平台的优选仍旧是工控机,但工控机的对目标终端的挂载数量是有限制的,理论上是127个数量的目标终端,这就造成了无法使用一台工控机同时控制超过127数量的目标终端。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工控机挂载目标终端数量限制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能够扩大目标终端的挂载数量,提高了工控机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和至少一个级联组件,每个所述级联组件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级联组件包括:上层级联组件和中间层级联组件,所述上层级联组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数量与所述上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和至少一个级联组件,每个所述级联组件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n所述级联组件包括:上层级联组件和中间层级联组件,所述上层级联组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数量与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数量对应,每个中间层级联组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n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连接,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目标终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和至少一个级联组件,每个所述级联组件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级联组件包括:上层级联组件和中间层级联组件,所述上层级联组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数量与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数量对应,每个中间层级联组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
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连接,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目标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组件;
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通过所述转接组件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连接,其中,所述转接组件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转接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上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组件还包括:终端层级联组件,所述终端层级联组件的数量与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数量对应,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终端层级联组件与所述目标终端连接,其中,所述终端层级联组件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中间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终端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终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级联组件和所述目标终端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为所述目标终端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组件还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还用于为所述微处理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程控开关组件;
所述程控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程控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终端连接,所述程控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终端上电或下电。
7.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终端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终端层级联组件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终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控制数据集合,所述控制数据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数据以及每个控制数据关联的通信地址;将所述控制数据集合中的控制数据按照关联的通信地址通过级联组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终端;
所述目标终端用于:接收控制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数据执行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每个所述控制数据关联的所述目标终端反馈的预操作指令,预操作指令是在所述目标终端能够执行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操作时反馈的;基于全部所述预操作指令发送执行指令至反馈所述预操作指令的所述目标终端,以使得与所述控制数据集合对应的所述目标终端同步执行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操作;
所述目标终端用于: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宝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