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致动装置、潜望式拍摄模组及拍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44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48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包括镜头致动装置的潜望式透镜模组以及包括潜望式透镜模组的拍摄设备。光线经过反射后在进入透镜组,使得透镜组的光轴方向与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不同,以消除透镜组的光轴方向长度对拍摄设备厚度的限制,实现拍摄设备的薄型化。通过在镜头致动装置的支架上设置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实现包括光学部件及镜头致动装置的潜望式透镜模组的对焦及防抖。本申请中,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为彼此独立的个体,使得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能够同时工作,具有更高的控制效率。并且,本申请中通过移轴式马达与弹性件的配合实现支架的转动,不需要在支架的四周设置两两对称的马达,从而能够减小设置支架周围的马达的数量。

Lens actuating device, periscope shooting module and shoo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致动装置、潜望式拍摄模组及拍摄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包括所述镜头致动装置的潜望式拍摄模组及拍摄设备。
技术介绍
拍摄设备一般包括透镜组,通过透镜组中不同透镜对不同光线的折射以照射至图像传感器上从而成像,为了实现对焦以及防抖以得到画质清晰的图像,需要在所述镜头组的四周均设置马达,以驱动所述镜头组沿光轴方向平移以进行对焦。或者将所述镜头组周围的马达两个对称设置,通过控制相对称的两个马达对镜头组施加的作用力的不同,以使得所述镜头组产生在垂直于光轴方向平面内的转动,以补偿拍摄时的抖动,从而实现防抖。现有技术中,驱动镜头组平移及转动的马达为相同的马达,使得镜头组的平移及转动均只能分开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包括所述镜头致动装置的潜望式拍摄模组及拍摄设备,旨在实现镜头组的平移及转动能够同时进行,实现对焦及防抖效率的提高,以快速得到画质清晰的画面。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致动装置,用于带动与所述镜头致动装置固定的光学部件移动或转动;所述镜头致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致动装置,用于带动与所述镜头致动装置固定的光学部件移动或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以及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光学部件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n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均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并围绕所述光学部件的入光轴间隔设置,用于将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内;/n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所述平移式马达及所述移轴式马达均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平移式马达及所述移轴式马达均包括固定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的活动部;/n所述平移式马达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支架、另一者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平移式马达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致动装置,用于带动与所述镜头致动装置固定的光学部件移动或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光学部件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均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并围绕所述光学部件的入光轴间隔设置,用于将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内;
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所述平移式马达及所述移轴式马达均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平移式马达及所述移轴式马达均包括固定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的活动部;
所述平移式马达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支架、另一者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平移式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在平移方向上移动;
所述移轴式马达的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活动部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者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移轴式马达用于与多个所述弹性件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绕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所述平移方向或垂直于所述平移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均为两自由度弹性体,第一方向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的弹性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正交,所述支架的平移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移轴式马达及所述平移式马达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包括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呈夹角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具有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入光轴,所述出光面具有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轴;所述弹性件为片状,所述入光轴与所述弹性件所在平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轴与所述出光轴垂直,所述平移方向与所述出光轴平行,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入光轴及所述出光轴均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均为音圈马达,所述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的所述活动部均为磁石,且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平移式马达的活动部的N极、S极方向与所述出光轴方向相同,所述移轴式马达的活动部的N极、S极方向与所述入光轴的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轴与所述出光轴垂直,所述平移方向及所述旋转轴方向均与所述出光轴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均为音圈马达,所述平移式马达及移轴式马达的活动部均为磁石,且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平移式马达的固定部的N极、S极方向垂直于所述出光轴及所述出光轴,所述移轴式马达的固定部的N极、S极方向与所述入光轴的方向相同。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第三面,且所述第三面远离所述光学部件的出光面;所述移轴式马达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述平移式马达位于所述第三面中心或者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位于同一面的所述平移式马达及所述移轴式马达沿所述出光轴方向并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第三面,且所述第三面远离所述光学部件的出光面;所述移轴式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三面的中心,所述平移式马达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
设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弹性件均包括平移弹性件以及共用弹性件,所述平移弹性件沿所述出光轴方向的弹性系数及所述旋转轴方向的弹性系数均小于所述入光轴方向的弹性系数;所述共用弹性件沿所述旋转轴方向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入光轴方向及所述出光轴方向的弹性系数,所述共用弹性件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平移式马达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弹性系数;
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沿所述出光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平移弹性件以及共用弹性件;所述平移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共用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三面,所述共用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平移弹性件靠近所述第三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移弹性件以及共用弹性件均包括多条间隔设置并首尾连接的蚀刻臂,所述平移弹性件的所述蚀刻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入光轴平行,所述共用弹性件的所述蚀刻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面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第一面及第二面平行于所述出光轴的方向上的两侧边上;
所述弹性件沿出光轴方向及入光轴方向的弹性系数均小于垂直于所述出光轴及所述入光轴方向的弹性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件均包括多条间隔设置并首尾连接的蚀刻臂,所述蚀刻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德吴雨顺李坤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