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42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复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包括检测箱体、喷雾机构和喷雾驱动构件,检测箱体内部设有承物板,喷雾驱动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板座、滑轴和螺杆,滑轴和螺杆上连接有喷雾机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储料箱内部泵体对储存罐中的反应介质进行抽取,且通过导管将反应介质传送至第一喷雾筒、第二喷雾筒,由第一喷雾筒、第二喷雾筒下端的喷雾嘴对被测物证进行喷洒,同时通过电动机驱动螺杆进行转动,在螺杆与喷雾承板一侧内螺纹筒的螺纹关系下,驱使喷雾承板沿滑轴的轨道进行来回滑动,保证对被测物证进行充分、有效的喷洒反应介质。

A device for restoring difficult biological traces 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复原系统
,具体为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现场疑难生物痕迹智能复原系统采用了全智能微晶微雾化扫描系统,针对案发现场遗留的疑难的生物痕迹,通过喷洒能够与灰尘、泥水渍足迹(指掌纹)中的微量活性钙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物质的介质,从而将灰尘足迹(指掌纹)显现出来;或通过喷洒能够与血迹中微量的氨基酸反应生成蓝色物质的介质,从而将潜血、尿、汗足迹(指掌纹)显现出来,从而达到既能单独显现灰尘、泥水渍、潜血足迹,也能显现其混合足迹(指掌纹)的目的。现场疑难生物痕迹智能复原系统在对物证进行喷洒反应介质时,需要保证反应介质与物证的充分接触,才能将其痕迹更精确的显现;同时也需要保证反应物质不外溢污染环境情况下,便于对物证进行实时监察,观察其反应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包括检测箱体、喷雾机构和喷雾驱动构件,所述检测箱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包括检测箱体(1)、喷雾机构和喷雾驱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进料口(3),沿进料口(3)开口处插入设置有承物板(2),喷雾驱动构件包括支撑座(7)、支撑板座(8)、滑轴(9)和螺杆(10),所述检测箱体(1)设有进料口(3)同侧内壁上方设置有两个支撑座(7),检测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焊接有呈“7”字型的支撑板座(8),两个支撑座(7)与支撑板座(8)之间分别连接有滑轴(9)和螺杆(10),滑轴(9)和螺杆(10)上连接有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包括喷雾承板(11)、第一喷雾筒(12)和第二喷雾筒(13),喷雾承板(11)的一侧边设有滑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包括检测箱体(1)、喷雾机构和喷雾驱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进料口(3),沿进料口(3)开口处插入设置有承物板(2),喷雾驱动构件包括支撑座(7)、支撑板座(8)、滑轴(9)和螺杆(10),所述检测箱体(1)设有进料口(3)同侧内壁上方设置有两个支撑座(7),检测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焊接有呈“7”字型的支撑板座(8),两个支撑座(7)与支撑板座(8)之间分别连接有滑轴(9)和螺杆(10),滑轴(9)和螺杆(10)上连接有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包括喷雾承板(11)、第一喷雾筒(12)和第二喷雾筒(13),喷雾承板(11)的一侧边设有滑筒,且滑筒与滑轴(9)滑动连接,喷雾承板(11)的另一侧设有内螺纹筒,且内螺纹筒与螺杆(10)相螺接,所述喷雾承板(11)上设有第一喷雾筒(12)和第二喷雾筒(13),支撑板座(8)的上方设置有储料箱(14),所述检测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口(15),观察窗口(15)开口处设有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疑难生物痕迹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辉关少峰姚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瑞恩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