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40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43
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该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绝对延时值;从测试平台获取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一输入信号;将第一时钟信号延时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将第一输入信号延时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基于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待测试装置提供激励信号。该方法可以为待测试装置提供测试所需的激励信号(例如延时时钟信号和延时输入信号),便于在功能验证(即前仿真)阶段引入延时信息,可以提高验证效率。

Signal delay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tes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通过一定的工艺,把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并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芯内,从而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集成电路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得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绝对延时值;从测试平台获取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一输入信号;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待测试装置提供激励信号。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得延时周期数量、调制参数、第一延时值及第二延时值。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所述调制参数包括时间精度。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值、所述第二延时值以及所述延时周期数量获得调制精度。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获取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包括:根据随机算法或预设值设定目标延时值,并设定延时调制范围;基于所述目标延时值和所述延时调制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其中,所述目标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基于所述目标延时值和所述延时调制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包括: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是否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目标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未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调制精度作为步长,根据所述步长改变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以得到第三延时值,将所述第三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当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目标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将所述调制精度作为所述步长,根据所述步长改变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将所述第三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包括:比较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与所述目标延时值;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小于所述目标延时值时,每隔一个所述时间精度的时间,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增加一个所述步长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大于所述目标延时值时,每隔一个所述时间精度的时间,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减小一个所述步长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所述调制参数还包括调制使能与调制暂停。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得调制方向。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基于所述目标延时值和所述延时调制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包括:响应于所述调制使能,对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是否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未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调制精度作为步长,根据所述步长改变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以得到第四延时值,将所述第四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直至所述第四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将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的所述第四延时值作为第三初始延时值;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三初始延时值;根据所述调制方向,每隔一个所述时间精度的时间,将所述第三初始延时值增加或减少一个所述步长以得到第五延时值,将所述第五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其中,多个所述第五延时值均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调制暂停,停止对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的调制。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中,基于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所述待测试装置提供所述激励信号,包括:获取延时循环;当延时循环为偶数时,将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作为第二延时时钟信号;当延时循环为奇数时,将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反相,得到所述第二延时时钟信号;根据所述延时循环在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上插入一个或多个激励周期,以得到第二延时输入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延时输入信号作为所述激励信号提供给所述待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激励周期为第二延时时钟周期的1/2。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二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二绝对延时值;从所述测试平台获取第二时钟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来自不同的两个时钟域,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与所述第二输入信号来自不同的两个时钟域;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延时所述第二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三延时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二输入信号延时所述第二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三延时输入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三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三延时输入信号作为所述激励信号提供给所述待测试装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延时控制装置,包括:绝对延时值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绝对延时值;信号获取单元,配置为从测试平台获取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一输入信号;延时插入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以及延时提供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待测试装置提供激励信号。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平台;一个或多个上述信号延时控制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绝对延时值;/n从测试平台获取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一输入信号;/n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以及/n基于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待测试装置提供激励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绝对延时值;
从测试平台获取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一输入信号;
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延时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以得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延时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延时输入信号,向待测试装置提供激励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得延时周期数量、调制参数、第一延时值及第二延时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调制参数包括时间精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值、所述第二延时值以及所述延时周期数量获得调制精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获取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包括:
根据随机算法或预设值设定目标延时值,并设定延时调制范围;
基于所述目标延时值和所述延时调制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
其中,所述目标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延时值和所述延时调制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得到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是否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目标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
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未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调制精度作为步长,根据所述步长改变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以得到第三延时值,将所述第三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
当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时,将所述目标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将所述调制精度作为所述步长,根据所述步长改变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将所述第三延时值作为所述第一绝对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与所述目标延时值;
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小于所述目标延时值时,每隔一个所述时间精度的时间,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增加一个所述步长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大于所述目标延时值时,每隔一个所述时间精度的时间,将所述第一初始延时值减小一个所述步长以得到所述第三延时值,直至所述第三延时值处于所述延时调制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调制参数还包括调制使能与调制暂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得调制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延时控制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炽频卢海平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