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孔
和电化学传感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在双通道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多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湿度传感器能够很好地监测环境中的湿度,在食品保护、工农业生产和环境检测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近年来,电子型湿度传感器发展迅速,传统的湿度传感器多采用湿敏元件,主要为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在检测环境湿度时,湿敏元件因长期暴露在待测环境中很容易被污染,从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和长期稳定性。现有的湿度传感器大多存在着尺寸大、响应恢复时间长、灵敏度低、难以应用于微环境湿度分布成像等自身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多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共价有机框架具有稳定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结合具有物质传输特性的双通道毛细管技术作为支撑,可作为新型的微纳米电流型传感探针,提供了双通道毛细管技术与共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由双通道毛细管和盖于所述双通道毛细管的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覆盖整个所述双通道毛细管的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由双通道毛细管和盖于所述双通道毛细管的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覆盖整个所述双通道毛细管的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其中R为氢、烷基或烷氧基,优选的,R为氢、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己氧基、庚氧基或辛氧基;
式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毛细管的尖端的直径为400nm~1μm,优选的直径为500~600nm。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毛细管尖端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所述双通道毛细管为支撑体,向所述双通道毛细管中注入1,3,5-三(4-氨基苯基)苯溶液,之后将双通道毛细管浸入含有催化剂和式II化合物的混合液中,1,3,5-三(4-氨基苯基)苯溶液从毛细管尖端扩散出,并在毛细管尖端反应得到所述多孔结构;所述催化剂为三氟甲烷磺酸钪;
式II:其中R为氢、烷基或烷氧基,优选的,R为氢、C1~8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S·A·艾哈迈德,沈琦,吉丽娜,夏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