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8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具体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杆、支撑杆,减震杆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箱,减速箱的另一端安装有筒体,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有共轴反转机构,共轴反转机构的两输出端分别安装有桨板、二级桨板,筒体内腔的右侧安装有稳定座,连接块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减震弹簧,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支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絮凝搅拌,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效率。

A horizontal flocculation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折浆搅拌机必须设置工作桥或工作平台,造价贵,有的场所还要专门制作搅拌罐,生产成本高,受到了生产场地的诸多限制,同时现有的折浆搅拌机只能在一个高度旋转,搅拌范围比较小,影响了搅拌效果,生产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08648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立轴式絮凝搅拌机,参考说明书附图5和6,该申请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水厂完成药物混合之后的絮凝搅拌,使药剂在水体中结成絮凝绒体。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一、由于该装置采用立式筒体,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物料受重力影响下沉,物料全部集中在筒体底部,由于距离电机距离较远容易造成电机卡死,一般需要大扭矩的减速箱和电机才能带动,这势必造成了搅拌旋转速度减慢,从而导致搅拌速率变慢,另一方面竖直筒体由于上下料一般设计在筒体上下两端导致上下料困难;二、由于采用单桨板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内部物料过多时容搅拌不均匀,易出现“抱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杆(2)、支撑杆(14),所述减震杆(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箱(4),所述减速箱(4)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减速箱(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筒体(5),所述减速箱(4)的输出端延伸至筒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共轴反转机构(6),所述共轴反转机构(6)的两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桨板(7)、二级桨板(9),所述筒体(5)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入料口(8)、出料口(15),所述筒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稳定座(10),所述共轴反转机构(6)的输出端插入稳定座(10)中,所述筒体(5)的右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絮凝搅拌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杆(2)、支撑杆(14),所述减震杆(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箱(4),所述减速箱(4)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减速箱(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筒体(5),所述减速箱(4)的输出端延伸至筒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共轴反转机构(6),所述共轴反转机构(6)的两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桨板(7)、二级桨板(9),所述筒体(5)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入料口(8)、出料口(15),所述筒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稳定座(10),所述共轴反转机构(6)的输出端插入稳定座(10)中,所述筒体(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减震弹簧(13),所述支撑杆(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震支撑套(11),所述连接块(12)、减震弹簧(13)位于减震支撑套(11)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13)的另一端与减震支撑套(1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共轴反转机构(6)包括共轴反转箱(601)、主动轮(602)、传动轮(603)、反转轮(604)、反转套杆(605)、转轴(606),所述主动轮(602)、反转轮(604)分别固定套接于转轴(606)、反转套杆(605)表面,所述传动轮(603)转动安装于共轴反转箱(601)内腔左侧,所述反转轮(604)、转轴(606)套接于转轴(606)外侧,所述主动轮(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还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金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