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广地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4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5
本申请公开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防暴盾牌本体;与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结构层;安装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手持机构;与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轮滑车体;设于防暴盾牌本体侧边的第一连接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侧边,且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上半部的第一限位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下半部,且与第一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防弹功能,能够减轻执行任务军警人员的体力消耗,且加强了作业中防暴盾牌相互之间的锁定能力,针对防范极端暴恐行为,为任务部队和相关人员提供了有效的生命安全保障。

A movable anti riot and bulletproof folding wing police sh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
本申请涉及警用防护器材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
技术介绍
传统的警用防暴盾牌,功能比较单一,巡逻时携带比较笨重,组合阵型式盾牌之间连接松散,防暴队形因体力消耗大难以维持,同时对执行任务的现场军警人员造成了不必要体力消耗,不利于持久作战、连续作战。军、警人员遇到暴恐持枪犯罪和暴骚乱任务交织现场时,常规防暴盾牌又不能履行防弹功能,使得人质和现场安保人员生命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具有防弹功能,并能够减小安保人员因携带盾牌带来的体能消耗,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具有防弹功能,能够减小安保人员因携带盾牌带来的体能消耗,针对防范极端暴恐行为,为任务部队和人员提供有效生命安全保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包括:防暴盾牌本体;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结构层;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手持机构;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轮滑车体;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的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上半部的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下半部,且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防弹结构层包括: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挂套;设于所述防弹挂套内的防弹板材。更进一步地,防弹挂套上设有尼龙搭扣绒带,防暴盾牌本体上设有与尼龙搭扣绒带可拆卸粘连的尼龙搭扣勾带。更进一步地,防弹挂套的底部设有盾牌挂附件折口。更进一步地,防弹挂套包括:弹性耐磨布料套体;防弹挂套外侧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弹布料层。更进一步地,防弹板材具体为石墨烯防弹板材。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具体为磁铁条;所述第二连接部具体为与所述磁铁条相吸合的硅钢片。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具体为盾墙半圆孔;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为与所述盾墙半圆孔限位螺栓。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移动轮滑车体包括: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框架主体;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下部的轮轴;安装于所述轮轴上的万向轮。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移动轮滑车体包括: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一侧的金属挂扣孔;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与所述金属挂扣孔相对一侧,且与所述金属挂扣孔可拆卸连接的金属挂钩。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与框架主体可拆卸连接具体为: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盾牌卡入结构,所述盾牌卡入结构与盾墙半圆孔卡接。更进一步地,框架主体包括:金属框架横梁、金属框架框边梁、盾牌橡胶夹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手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搭扣臂带;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盾牌握把;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海绵体结构,所述搭扣臂带、所述盾牌握把通过所述海绵体结构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上的防暴观察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还包括: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上的防裂金属条;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底边外围的盾体加厚防裂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防暴盾牌本体;与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结构层;安装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手持机构;与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轮滑车体;设于防暴盾牌本体侧边的第一连接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侧边,且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上半部的第一限位部;设于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下半部,且与第一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其中,防弹结构层与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防弹结构层可集中仓储,可根据任务需求及时发放任务部队,能够在军、警人员遇到暴恐持枪犯罪和暴骚乱任务交织现场时,实现履行防弹功能,帮助军、警人员任务中快速切换防护等级,有效保护军、警人员和待解救人员生命安全;移动轮滑车体的设置能够减轻执行任务军警人员的体力消耗,利于持久作战、连续作战,极大提升了军警人员在进行暴骚乱人员驱散与解救人质的任务中快速构筑防暴墙形成安全通道的行动能力;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的设置,能够解决常规防暴盾牌的静态维持难点问题,加强防暴盾牌相互之间的锁定能力;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防弹功能,能够减轻执行任务军警人员的体力消耗,且加强了作业中防暴盾牌相互之间的锁定能力,针对防范极端暴恐行为,为任务部队和相关人员提供了有效的生命安全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中防暴盾牌本体背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中防暴盾牌本体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弹结构层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中移动轮滑车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暴盾牌本体;/n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结构层;/n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手持机构;/n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轮滑车体;/n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的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n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上半部的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下半部,且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暴盾牌本体;
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结构层;
安装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部的手持机构;
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轮滑车体;
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的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侧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上半部的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背面下半部,且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结构层包括: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弹挂套;设于所述防弹挂套内的防弹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体为磁铁条;所述第二连接部具体为与所述磁铁条相吸合的硅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具体为盾墙半圆孔;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为与所述盾墙半圆孔限位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暴防弹折展翼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滑车体包括:与所述防暴盾牌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框架主体;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磊军
申请(专利权)人:曾广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