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21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a管、a阀、b管、催化床、引风机,a管对接于催化床入口,a阀安装于a管上;b管上设有b阀;还包括储热单元、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低浓度废气处理线路;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包括c管、安装于c管上的c阀,c管两端分别连接于a管以及引风机入口之间;储热单元位于引风机与催化床之间;低浓度废气处理线路包括d管、e管、f管、g管、安装于d管上的d阀、安装于f管上的f阀、安装在g管上的g阀。催化床、储热单元、吸附单元三者,以及三者之间的合理管路连接,可适应于高浓度有机废气、正常浓度有机废气、低浓度有机废气、超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整体抗冲击性优异。

An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system with strong shock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的有机废气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如附图1所示,待处理的有机废气会通入到催化床进行加热催化氧化反应,最后再将催化氧化完成后的废气进行高空排放。就上述有机废气催化氧化处理技术而言,适用于有机废气浓度平稳以及气量稳定的废气来源,若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浓度过高,容易导致催化床烧结,进而影响催化床整体使用寿命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问题;若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浓度过低,由于催化床内部催化氧化无法达到理想温度,需额外设置加热源,导致能耗上升并影响废气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能对有效适应高、低、适中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提升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a管、a阀、b管、催化床、引风机,a管对接于催化床入口,有机废气通过a管进入到催化床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b管对接于催化床出口与引风机入口之间,所述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a管(4)、a阀(41)、b管(5)、催化床(1)、引风机(2),a管(4)对接于催化床(1)入口,有机废气通过a管(4)进入到催化床(1)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b管(5)对接于催化床(1)出口与引风机(2)入口之间,所述a阀(41)安装于a管(4)上,其特征是:/n所述b管(5)上设有b阀(6);/n还包括储热单元(3)、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低浓度废气处理线路;/n所述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包括c管(7)、安装于c管(7)上的c阀(8),所述c管(7)两端分别连接于a管(4)相对于a阀(41)背离催化床(1)的管段上以及引风机(2)入口之间;/n所述储热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a管(4)、a阀(41)、b管(5)、催化床(1)、引风机(2),a管(4)对接于催化床(1)入口,有机废气通过a管(4)进入到催化床(1)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b管(5)对接于催化床(1)出口与引风机(2)入口之间,所述a阀(41)安装于a管(4)上,其特征是:
所述b管(5)上设有b阀(6);
还包括储热单元(3)、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低浓度废气处理线路;
所述高浓度废气处理线路包括c管(7)、安装于c管(7)上的c阀(8),所述c管(7)两端分别连接于a管(4)相对于a阀(41)背离催化床(1)的管段上以及引风机(2)入口之间;
所述储热单元(3)位于引风机(2)与催化床(1)之间;
所述低浓度废气处理线路包括d管(9)、e管(11)、f管(12)、g管(14)、安装于d管(9)上的d阀(10)、安装于f管(12)上的f阀(13)、安装在g管(14)上的g阀(15),所述d管(9)两端分别对接于催化床(1)出口以及储热单元(3)入口,所述e管(11)两端分别连接于储热单元(3)出口以及引风机(2)入口,所述f管(12)一端连接于a管(4)相对于a阀(41)背离催化床(1)的管段上,另一端则连接于储热单元(3)入口,所述g管(14)一端对接于储热单元(3)出口,另一端对接于催化床(1)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罐(16)、阻火器(17),所述a管(4)的沿a阀(41)与催化床(1)入口之间的管段上依次安装有缓冲罐(16)、阻火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罐(16)上安装有防爆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抗冲击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热单元(3)包括陶瓷体A(31)、陶瓷体B(32),所述d管(9)的数量为两根且一一对应于陶瓷体A(31)入口、陶瓷体B(32)入口,每个所述d管(9)上均安装有所述d阀(10);
所述e管(11)的数量为两根且一一对应于陶瓷体A(31)出口、陶瓷体B(32)出口,每个所述e管(11)上均安装有e阀(111);
所述g管(14)靠近于储热单元(3)的管端设有两个分支管(18),两个分支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可伟朱梓瑜徐浙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碧云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