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能源的开发,太阳能由于其可持续利用、永不枯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也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利用太阳能加热也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兴起的蓄水屋面技术不仅能收集利用屋顶雨水,还能实现屋面被动式冷却,降低能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研究表明,蓄水屋面能减少屋顶进入室内的2/3的热负荷,节能效果乐观。但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往往由于建筑物顶层房屋室内夏季过热冬季过冷,降低了使用的舒适性和顶层房屋的经济价值。因此,对屋面空间的优化改造,使之既能有效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又能够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建筑能耗就显得势在必行。因此,研发一种既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能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使太阳能集热系统与蓄水屋面更为协调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集隔热、自然通风、空间有效利用以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设有蓄水池(B)的蓄水屋面(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盖板(1)、混凝土支承(2)和钢支架(3),钢支架(3)由紧固件固定在若干混凝土支承(2)上,混凝土支承(2)立于蓄水屋面(A)上的蓄水池(B)内,太阳能盖板(1)倾斜安置在钢支架(3)上并位于蓄水池(B)的水面上方,且太阳能盖板(1)为多块,分成若干组呈阵列状布置于蓄水屋面(A)上方的开放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设有蓄水池(B)的蓄水屋面(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盖板(1)、混凝土支承(2)和钢支架(3),钢支架(3)由紧固件固定在若干混凝土支承(2)上,混凝土支承(2)立于蓄水屋面(A)上的蓄水池(B)内,太阳能盖板(1)倾斜安置在钢支架(3)上并位于蓄水池(B)的水面上方,且太阳能盖板(1)为多块,分成若干组呈阵列状布置于蓄水屋面(A)上方的开放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B)内部采用平行的分隔墙(4)等分成若干蓄水区,分隔墙(4)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蓄水区的过水孔(5),各组太阳能盖板(1)与各蓄水区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4)的厚度为120mm,分隔墙(4)的墙顶至少高出蓄水的水面200mm,相邻分隔墙(4)的间距不大于10m,所述过水孔(5)为140×80mm的矩形孔,过水孔(5)间的中距为7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盖板(1)的形状为矩形,单块尺寸为2000×1000mm,厚度为80mm,每组太阳能盖板(1)规格为2×3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蓄水屋面开放空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