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柏仁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0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的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设置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供气流通过的除菌空气腔体以及带动气流穿过除菌空气腔体的气流驱动机构,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横截面积自中部、分别朝出风口和进风口两端逐渐扩大,所述除菌空气腔体中部区域内设有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净化器设置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在双曲线塔形形态的除菌空气腔体中截面积最小的中部区域位置,既提高了腔体中的空气通过流速,又有利于等离子发生器高压电场的电离作用效率,杀菌消毒效果好。

An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是采用吸附过滤、分解或转化等方法去除各种空气污染物(包括PM2.5细微颗粒、花粉、异味、甲醛等装修污染、细菌病菌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净化整个房间的空气,实现净化的效果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在细菌、病菌的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如医院手术室、医院导诊台等地方),由于室内空气流动缓慢,即使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医务人员非常近的位置,空气净化器也无法实现快速对医务人员周围等特定局部区域空气进行持续净化。另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网均设在空气净化器内部,使用在需要频繁更换附着有致病性细菌或病菌颗粒物的滤网时存在不便,并且更换操作容易产生颗粒物接触附着的交叉污染。另外,为实现对致病性细菌或病菌等纳米级颗粒物的过滤,过滤网需要使用无纺布和熔喷布的复合材料,因此空气净化器的离心风扇工作所产生的内外空气压力差受到过滤材料影响而造成空气流速大幅度下降,现有技术要增加空气流速就需要提高离心风扇转速,但是提高离心风扇的转速势必会提高噪音,因此如何在不提高噪音的前提下,保证净化后空气流速满足持续覆盖指定局部区域要求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杀菌消毒、更换滤网方便、可快速定向喷射洁净气流的空气净化器,应用于空气中带菌的室内场所:包括应用于医生诊台上,使用除菌净化后的气流快速定向喷射,在医生头部周围形成持续洁净空气区;包括应用于公共服务台上,使用除菌净化后的气流快速定向喷射环形的多个方向,在周围形成持续洁净空气区。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列实施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的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设置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供气流通过的除菌空气腔体以及带动气流穿过除菌空气腔体的气流驱动机构,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横截面自中部、分别朝进风端和出风端逐渐扩大,所述除菌空气腔体内在中部区域设有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优选的,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设置在所述除菌空气腔体中横截面最小的中部区域。本实施方式通过横截面自中部、分别朝进风端和出风端逐渐扩大的特殊的除菌空气腔体结构,改进了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空气流道,具体而言,除菌空气腔体内部空气从下部向上部流动过程中,由于从下半部向上的截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产生文丘里效应使得空气在除菌空气腔体的下半部分进一步加速,部分抵消了过滤材料对离心风扇驱动空气流动能力的影响;同时在除菌空气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截面积最小的中部区域设置离子反应器的一对反应极,进而保证空气通过该区域的电场强度相对最高,电离效率更高。而除菌空气腔体上半部分截面积逐渐扩大,空气流速减缓并产生涡流,正负离子得以充分重新中和并释放能量,实现对空气中未过滤的残留病菌破坏分子结构的目的,从而实现杀菌消毒的目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形态为双曲线塔形空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组件的进风端上密封安装有进风离心风扇或/和所述出风端上密封安装有出风离心风扇作为气流驱动机构,所述进风离心风扇和出风离心风扇的风向相同,中心对称轴线重合。所述进风离心风扇上底部和下底部环贴第一组密封泡棉,使用第一组内装螺丝将凸台形进风口和进风离心风扇固定在主体支架内的下部;出风离心风扇上底部和下底部环贴第二组密封泡棉,使用第二组内装螺丝同时将出风离心风扇和主体外壳固定在主体支架的上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组件的进风端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进风过滤组件,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内设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为设有无纺布层和熔喷布层的片状过滤材料。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等离子发生器、供电和控制印刷电路板和备用电池,外部电源与供电和控制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接口连接,供电和控制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进风离心风扇、所述出风离心风扇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连接,备用电池与供电和控制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在外部电源未插入所述电源接口时供电。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组件在出风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所述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内部设有出风空气流道,所述出风空气流道的进风口与所述主体组件出风端出风口的大小相匹配并且与主体组件出风端密封连通,所述出风空气流道的出风口小于进风口,并且所述出风空气流道内腔横截面从进风口到出风口逐渐缩小,所述出风空气流道的出风口面向需清洁区域。具体地,供电和控制印刷电路板组件工作时,驱动进风离心风扇、出风离心风扇和等离子发生器组件。进风离心风扇和出风离心风扇的转动实现除菌空气腔体内的空气从下部向上流动,进而除菌空气腔体与该空气净化器外部形成空气压力差,驱动外部空气进入该空气净化器。外部空气经由过滤材料吸附过滤大部分颗粒物后成为预过滤洁净空气;再经进风离心风扇进入除菌空气腔体,在腔体内部受等离子发生器的反应极产生的高压电场作用产生电离效应,形成大量正离子和负离子,并进一步流动,在除菌空气腔体上半部发生离子的中和反应,释放能量,作用于未被过滤材料吸附的残余的细菌、病菌等微生物,造成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死亡,实现对进入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的第二次洁净处理。经吸附和除菌等两次洁净处理后的空气进入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内的出风空气流道内,由于出风空气流道的内横截面从进风口到出风口逐渐缩小,从而再次产生文丘里效应,使得空气在出风空气流道内再进一步加速,从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的出风口定向高速喷射出来,在使用者头部周围形成持续的局部洁净空气区,达到在带菌环境中开机使用即可以保护使用者的目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空气流道出风口设置在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的至少一个侧面。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使用横截面自中部、分别朝进风端和出风端逐渐扩大的除菌空气腔体,并在除菌空气腔体内腔横截面最小的中部区域位置设置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既提高了腔体中的空气流速,又有利于等离子高压电场对除菌空气腔体内流入空气的电离作用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进风过滤组件易拆装满足应用于带菌环境时对过滤材料频繁更换的便捷操作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可以通过拆装不同的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来适配同一空气净化器的主体组件,为不同的使用环境提供快速更换的适配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装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进风过滤组件与主体组件装配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垂直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除菌空气腔体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器的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与主体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空气净化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的标记说明:1A-主体组件,1B-进风过滤组件,1C-定向喷射出风口部件,1D-出风口。2A-支撑盖,2B-过滤材料,2C-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的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设置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供气流通过的除菌空气腔体以及带动气流穿过除菌空气腔体的气流驱动机构,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横截面自中部、分别朝进风端和出风端逐渐扩大,所述除菌空气腔体内在中部区域设有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的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设置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供气流通过的除菌空气腔体以及带动气流穿过除菌空气腔体的气流驱动机构,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横截面自中部、分别朝进风端和出风端逐渐扩大,所述除菌空气腔体内在中部区域设有等离子发生器的一对反应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空气腔体的形态为双曲线塔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的进风端上密封安装有进风离心风扇或/和所述出风端上密封安装有出风离心风扇作为气流驱动机构,所述进风离心风扇和出风离心风扇的风向相同、中心对称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的进风端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进风过滤组件,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内设有过滤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为设有无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柏仁桑泽防朱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肖柏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