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1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冷却器、给水加热器、给水泵、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导热油泵、导热油冷罐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锅炉中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对外供电;部分中压缸排汽被抽出用于供热。导热油在太阳能集热场内被加热,热的导热油可用于加热锅炉给水及热网水。采用上述结构根据实际电热负荷情况,可以灵活调整用于供热及发电的太阳能热量,实现夏季供热机组扩容降耗,冬季增加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实现热电解耦。同时解决了太阳能用于集中供暖时供水温度低、供热半径小以及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错配问题。

A complementary cogeneration system of trough solar energy and heat supply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中国北方地区,供热机组由于能源利用率高而被广泛用于解决大面积集中供暖问题。在长达4-6个月的采暖期中,为保证供热质量,供热机组采取“以热定电”的方式运行,机组出力受到热负荷限制,挤压了风电上网空间,造成大量弃风现象,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实现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提高供热机组调峰能力成为目前热电联供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将太阳能供暖与其它清洁供暖方式科学搭配,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供暖。相比于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供热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随着近年来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供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系统也从开始的分散布置向着规模化发展。目前,现有的区域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燃煤锅炉(1)、汽轮机、发电机(3)、凝汽器(4)、凝结水泵(5)、轴封冷却器(6)、给水加热器、给水泵(8)、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10)、导热油泵(11)、导热油冷罐(12)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13);/n所述发电机用于对外发电及给所述燃煤锅炉(1)、汽轮机、凝汽器(4)、凝结水泵(5)、轴封冷却器(6)、给水加热器、给水泵(8)、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10)、导热油泵(11)、导热油冷罐(12)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13)厂内设备供电;/n所述汽轮机包括:高压缸(201)、中压缸(202)和低压缸(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燃煤锅炉(1)、汽轮机、发电机(3)、凝汽器(4)、凝结水泵(5)、轴封冷却器(6)、给水加热器、给水泵(8)、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10)、导热油泵(11)、导热油冷罐(12)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13);
所述发电机用于对外发电及给所述燃煤锅炉(1)、汽轮机、凝汽器(4)、凝结水泵(5)、轴封冷却器(6)、给水加热器、给水泵(8)、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10)、导热油泵(11)、导热油冷罐(12)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13)厂内设备供电;
所述汽轮机包括:高压缸(201)、中压缸(202)和低压缸(203);所述给水加热器包括:高压加热器、除氧器(702)以及低压加热器;所述油水换热器包括:太阳能给水加热器中的油水换热器(901)、太阳能热网加热器中的油水换热器(902);
所述燃煤锅炉(1)中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经过所述汽轮机的高压缸(201)膨胀做功后重新进入所述燃煤锅炉(1)中进行再热,再热后的水蒸气依次通过所述中压缸(202)和所述低压缸(203)膨胀做功后变成乏汽,乏汽进入所述凝汽器(4)凝结成水,经凝结水泵(5)加压后依次经过轴封冷却器(6)和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702),给水在除氧器(702)中去除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后通过给水泵(8)进行加压,加压后的给水部分或全部流入太阳能给水加热器中的油水换热器(9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娟丁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