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06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所述健身系统至少包括移动端、PC端和健身器材端,所述移动端经PC端与所述健身器材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健身系统克服了健身场馆的局限性,具有操作性强,有针对性,便捷平民化等特点,合理的利用空间,解决用户想健身却不方便健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号召,使现代健身更好的融入生活。同时装置机械结构设计合理,轻便易控制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并且创新的设计了用户自己DIY的部分,让用户针对自身肌肉体能情况而做出规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健身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健身、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的一大时尚,因此,体育产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正在逐年提高。随着体育行业的存量及人力资源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开发建设发展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健身活动发展的新趋势,是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之一。运用IT、通信、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科学健身,发展数字运动健身及数字体育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科学健身效应的发展,满足社会和大众对新兴体育运动形式的需求。在全面健身口号的宣传带动下,人们将更加普遍和广泛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家庭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方兴未艾并成为现代生活潮流。因此,人们群众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扩大。在许多国家,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和省力的设备,许多人没有得到足够的体育锻炼。今天很少有职业需要剧烈的体力活动,而且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花在固定的职业上。尽管大多数人都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改善健康、容貌或运动成绩,但实际上,他们通常不会上楼梯,而不是坐电梯。而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审美观念的转变、缓解身心压力的需求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健身当中,健身器材的普及性得以大大提高,中国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出现其身影,但在实际使用中,住宅面积的限制、健身者专业知识的缺失等,让家用健身产品的一定的功能单一性、交互功能的不足等缺点同时显现出来,使得健身者出现健身系统不完善、动作不正规、甚至身体受到损伤等负面情况,直接影响了用户的健身体验效果,对健身器材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形成了一定阻碍。人们迫切需要更多新颖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因而对精神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设计来实现产品与人们心灵和精神的沟通,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忙碌的工作后和家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健身,还可以增加互动的体验来培养感情缓解压力,使产品更加的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可以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既可给高度负荷的不同人群在忙碌之余带来一方娱乐的天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健康状态,增强身体健康,提高做事效率的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所述健身系统至少包括移动端、PC端和健身器材端,所述移动端经PC端与所述健身器材端相连;所述健身器材端至少设有单片机控制系统、传感单元和电机组,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与所述PC端连接,且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分别与所处传感单元和电机组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单元至少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心率信息的心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呼吸速率的呼吸速率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用户运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单元经采集的用户运动体征数据传输至PC端和/或移动端,并经显示设备输出以便用户基于个人体征数据完成运动调节。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组包括A面上下移动电机、B面上下移动电机、C面上下移动电机、D面上下移动电机和驱动部旋转电机;且,所述A面上下移动电机、B面上下移动电机、C面上下移动电机、D面上下移动电机和驱动部旋转电机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用户经由移动端或PC端完成电机组中各电机控制。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健身器材端还包括健身装置,所述健身装置为立式结构,所述健身装置包括位于顶端的驱动部以及位于底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挂接于所述驱动部之上,所述驱动部经支撑杆体与地面相接;所述驱动部设有驱动部旋转电机,经由所述驱动部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支撑部旋转,以完成支撑部上用户需求运动器材的选择。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A面上下移动电机、B面上下移动电机、C面上下移动电机、D面上下移动电机用于控制健身器材端健身装置对应面设置的运动器材的竖直方向位置,以完成用户个性化需求。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端与所述PC端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端与所述PC端采用蓝牙和/或4G通讯模块相连通。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C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采用串行端口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C端还设有显示单元,用于完成用户呼吸速率、心率、能耗、体温、倾斜等级以及运动速度显示。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还设有多媒体系统。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端设有用于完成用户呼吸速率、心率、能耗、体温、倾斜等级以及运动速度显示的显示组件。前述本专利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专利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健身系统克服了健身场馆的局限性,具有操作性强,有针对性,便捷平民化等特点,合理的利用空间,解决用户想健身却不方便健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号召,使现代健身更好的融入生活。同时装置机械结构设计合理,轻便易控制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并且创新的设计了用户自己DIY的部分,让用户针对自身肌肉体能情况而做出规划。将手机软件与器材直接连接,构建了以APP为载体的新型健身管理体系,方便了用户进行数据共享与分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健身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健身系统中健身器材端健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感单元构成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机组构成示意图;其中,101-驱动部,102-支撑部,103-A面,104-B面,105-运动器材,106-显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所述健身系统至少包括移动端、PC端和健身器材端,所述移动端经PC端与所述健身器材端相连。通过所述移动端和/或PC端完成对健身器材端用户的运动数据采集以及对健身器材端中健身装置进行结构调整。优选地,所述PC端还设有显示单元,用于完成用户呼吸速率、心率、能耗、体温、倾斜等级以及运动速度显示。所述显示单元还设有多媒体系统,以完成用户的娱乐需求。优选地,所述移动端设有用于完成用户呼吸速率、心率、能耗、体温、倾斜等级以及运动速度显示的显示组件。优选地,所述移动端与所述PC端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相连。实现用户可以实时完成对健身人员的健身数据的获取,并可以基于健身人员需求完成健身装置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端与所述PC端采用蓝牙和/或4G通讯模块相连通。以方便移动端与所述PC端的通信。优选地,所述PC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采用串行端口相连。以保证PC端与健身器材端的数据传输。优选地,所述健身器材端至少设有单片机控制系统、传感单元和电机组,所述单片机控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系统至少包括移动端、PC端和健身器材端,所述移动端经PC端与所述健身器材端相连;/n所述健身器材端至少设有单片机控制系统、传感单元和电机组,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与所述PC端连接,且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分别与所处传感单元和电机组电性连接;/n所述传感单元至少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心率信息的心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呼吸速率的呼吸速率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用户运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单元经采集的用户运动体征数据传输至PC端和/或移动端,并经显示设备输出以便用户基于个人体征数据完成运动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系统至少包括移动端、PC端和健身器材端,所述移动端经PC端与所述健身器材端相连;
所述健身器材端至少设有单片机控制系统、传感单元和电机组,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与所述PC端连接,且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分别与所处传感单元和电机组电性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至少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心率信息的心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呼吸速率的呼吸速率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用户运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单元经采集的用户运动体征数据传输至PC端和/或移动端,并经显示设备输出以便用户基于个人体征数据完成运动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包括A面上下移动电机、B面上下移动电机、C面上下移动电机、D面上下移动电机和驱动部旋转电机;
且,所述A面上下移动电机、B面上下移动电机、C面上下移动电机、D面上下移动电机和驱动部旋转电机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用户经由移动端或PC端完成电机组中各电机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健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器材端还包括健身装置,所述健身装置为立式结构,所述健身装置包括位于顶端的驱动部以及位于底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挂接于所述驱动部之上,所述驱动部经支撑杆体与地面相接;
所述驱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李飞郎新乐武蕙琳张怡帆白佳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