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及具有其的蠕动泵给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蠕动泵输液装置长期挤压输液管的同一位置导致输液管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用于放置柔性输液管;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柔性输液管的上方,挤压机构以挤压和松开柔性输液管的方式使液体在柔性输液管内流动;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柔性输液管连接,旋转机构能够在挤压机构松开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柔性输液管沿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机构旋转柔性输液管,从而使挤压机构能够挤压柔性输液管的不同位置,减少柔性输液管单方向发生难以恢复形变的现象。
Peristaltic pump infusion device and peristaltic pump drug delivery system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蠕动泵输液装置及具有其的蠕动泵给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及具有其的蠕动泵给药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医用蠕动泵等给药装置一般都是以碾压弹性蠕动泵管的方式进行精确给药,因而蠕动泵管的回弹性能对输液精度的影响很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硅橡胶、弹性体等材料制成弹性蠕动泵管,这些弹性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是,弹性蠕动泵管在受到长时间单向碾压后会存在应力释放不及时的现象,弹性材料形变不能及时恢复会导致弹性蠕动泵管发生难以恢复的形变,如弹性蠕动泵管沿碾压方向出现扁平形变,而这种形变会导致弹性蠕动泵管的输液精度下降,尤其在弹性蠕动泵管长时间快速输液过程中,这种由于弹性蠕动泵管发生挤压形变导致输液精度下降的现象更加明显。随着医用蠕动泵在快速精确给药用途上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快速给药的医用蠕动泵对弹性蠕动泵管的蠕动挤压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医用蠕动泵存在的蠕动泵管形变现象仍然非常显著,这导致医用蠕动泵在快速精确给药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蠕动泵输液装置中的挤压机构长期挤压输液管的同一位置导致输液管发生难以恢复的形变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蠕动泵输液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用于放置柔性输液管;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柔性输液管的上方,挤压机构以挤压和松开柔性输液管的方式使液体在柔性输液管内流动;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柔性输液管连接,旋转机构能够在挤压机构松开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柔性输液管沿周向转动。进一步地,挤压机构包括沿柔性输液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在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均挤压至柔性输液管上的情况下,柔性输液管位于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之间的区域形成集液腔,挤压机构还包括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集液腔上方的压块,在第一卡件或第二卡件松开柔性输液管的同时压块能够挤压至集液腔上。进一步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器和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轴和柔性输液管的进液端或出液端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进一步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器的第二输出轴和柔性输液管的出液端或进液端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器连接,从动齿轮与柔性输液管连接。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主动轮与驱动器连接,从动轮与柔性输液管连接。进一步地,柔性输液管的进液端与进液管连接,第一传动机构上设置有与进液管周向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且进液端设置于第一连接头内。进一步地,柔性输液管的出液端与出液管连接,第二传动机构上设置有与出液管周向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且出液端设置于第二连接头内。进一步地,蠕动泵输液装置还包括壳体,平台、柔性输液管、挤压机构和旋转机构均设置于壳体内。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蠕动泵给药系统,蠕动泵给药系统包括:储液袋;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蠕动泵输液装置,蠕动泵输液装置内的柔性输液管通过进液管与储液袋连通;注药器,蠕动泵输液装置内的柔性输液管通过出液管与注药器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在挤压机构松开柔性输液管时,通过旋转机构旋转柔性输液管,从而使挤压机构能够挤压柔性输液管的不同位置,减少挤压机构长期挤压输液管的同一位置使输液管出现形变现象。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能够在挤压机构松开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指定角度,如旋转机构在挤压机构每次松开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角度,当挤压机构挤压柔性输液管n次后,旋转机构累积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角度,从而使柔性输液管的侧面向挤压机构,当挤压机构再次挤压柔性输液管时,挤压机构通过挤压柔性输液管使柔性输液管恢复至原状,以此减少柔性输液管出现难以恢复的形变。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每次驱动柔性输液管的旋转角度不为180°,也不可以为360°,以此避免旋转机构驱动柔性输液管旋转后,挤压机构仍然在同一方向或同一位置挤压柔性输液管的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蠕动泵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蠕动泵输液装置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平台;20、柔性输液管;31、第一卡件;32、第二卡件;41、第一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驱动器;51、第二主动齿轮;52、第二从动齿轮;61、进液管;62、出液管;63、第一连接头;64、第二连接头;7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将蠕动泵输液装置应用于蠕动泵给药系统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蠕动泵输液装置应用范围的限制,例如,本技术的蠕动泵输液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液体输送系统如营养液输送系统,这种调整并不偏离本技术蠕动泵输液装置的保护范围。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输液装置包括:/n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柔性输液管;/n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柔性输液管的上方,所述挤压机构以挤压和松开所述柔性输液管的方式使液体在所述柔性输液管内流动;/n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柔性输液管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能够在所述挤压机构松开所述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所述柔性输液管沿周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泵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输液装置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柔性输液管;
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柔性输液管的上方,所述挤压机构以挤压和松开所述柔性输液管的方式使液体在所述柔性输液管内流动;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柔性输液管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能够在所述挤压机构松开所述柔性输液管时驱动所述柔性输液管沿周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沿所述柔性输液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在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第二卡件均挤压至所述柔性输液管上的情况下,所述柔性输液管位于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第二卡件之间的区域形成集液腔,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集液腔上方的压块,在所述第一卡件或所述第二卡件松开所述柔性输液管的同时所述压块能够挤压至所述集液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器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轴和所述柔性输液管的进液端或出液端连接,所述驱动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柔性输液管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泵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轴和所述柔性输液管的所述出液端或所述进液端连接,所述驱动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柔性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华,张丽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