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95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3
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包括上部的冲洗液袋、下部的集尿袋、侧部的导尿管、将三部分连接起来的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第一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二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三插装管头、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用于调节液体流向的内壳、与内壳连接且用于使内壳旋转的旋转把手,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球形壳体,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入内壳的第一开孔,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出内壳的第二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持续冲洗、可快捷调节冲洗液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
技术介绍
膀胱冲洗,即利用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藉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目的为: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常用方法为:(1)密闭式冲洗法:即输液瓶冲洗,冲洗药液或在输液瓶内,并悬挂在床旁输液架上,瓶高距病人骨盆1米左右,经输液管下接三通,再分别与尿管和引流管相接,三通高度略低于耻骨联合平面,以利于膀胱内液体排空。冲洗时先将引流管夹闭,以60滴/分速度输注冲洗液,每回注入100ml之后夹闭输液管开放引流管,冲洗液流出,如此反复每次冲洗3-4回;(2)开放式冲洗法:应用膀胱冲洗器或大注射器,每次冲洗时先将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接头分开,远端引流管接头用无菌纱布包好放在一边,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导管末端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托住,将吸有冲洗液的冲洗器接在导管末端,缓慢注入冲洗液,然后自然流出或缓慢吸出。如此反复,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冲洗结束后,将远端引流管冲洗一次,然后接通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继续引流。目前,膀胱冲洗是针对膀胱病灶实施治疗的常用和有效手段,可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且对治疗膀胱炎、膀胱肿瘤灯膀胱疾病有比较好的效果。现有的膀胱冲洗操作要点为:(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2)洗手,戴口罩;(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估冲洗液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调节过程费时、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持续冲洗、可快捷调节冲洗液流速的膀胱冲洗引流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包括上部的冲洗液袋、下部的集尿袋、侧部的导尿管、将三部分连接起来的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第一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二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三插装管头、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用于调节液体流向的内壳、与内壳连接且用于使内壳旋转的旋转把手,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球形壳体,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入内壳的第一开孔,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出内壳的第二开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插装管头、第二插装管头和第三插装管头的外表面均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直径从靠近外壳的一端到远离外壳的一端依次递减。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不少于五个。优选的,所述冲洗液袋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第一插装管头连接,所述第二插装管头上套设导尿管,所述集尿袋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第三插装接头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圆形的旋转开孔,所述旋转开孔上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内壳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旋转开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旋转把手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径与所述旋转开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环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下方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集尿袋为子母集尿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三通管接头,第一插装管头通过第一输液管与冲洗液袋连接,第二插装管头上套装导尿管,第三插装管头通过第二输液管与集尿袋连接,可持续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冲洗;第一插装管头、第二插装管头和第三插装管头的外表面均设有若干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直径从靠近外壳的一端到远离外壳的一端依次递减,环形凸起增大输液管内壁与插装管头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输液管能够牢固的套装在插装管头上;通过旋转旋转把手,改变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位置,可快捷调节冲洗袋内液体流入膀胱内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通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A-A方向的剖面图;其中:冲洗液袋1,集尿袋2,第一输液管3,导尿管4,第二输液管5,第一插装管头6,第二插装管头7,第三插装管头8,外壳9,旋转把手10,指示箭头11,第一环形凸起12,内壳13,第一开孔14,旋转开孔15,连接杆16,第一连接环17,第二连接环18,密封圈19,第二环形凸起20,第三环形凸起21,第四环形凸起22,第五环形凸起23。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包括上部的冲洗液袋1、下部的集尿袋2、侧部的导尿管4、将三部分连接起来的三通管接头,集尿袋2采用子母集尿袋,普通引流袋的容量为1000ml,子母集尿袋的子袋容量为500ml,母袋容量为2500ml,是普通引流袋的3倍,减少护理人员反复倾倒引流液次数,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同时,子袋透明,能够直接观察到引流液的颜色并通过刻度观察到量。三通管接头包括外壳9、与外壳9连通的第一插装管头6、与外壳9连通的第二插装管头7、与外壳9连通的第三插装管头8、位于外壳9内部且用于调节液体流向的内壳13、与内壳13连接且用于使内壳13旋转的旋转把手10,第一插装管头6、第二插装管头7和第三插装管头8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插装管头6和第三插装管头8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插装管头7垂直于第一插装管头6和第三插装管头8,冲洗液袋1通过第一输液管3与第一插装管头6连接,第二插装管头7上套设导尿管4,集尿袋2通过第二输液管5与第三插装接头连接。第一插装管头6、第二插装管头7和第三插装管头8的外表面均连接有五个环形凸起,这五个环形凸起从靠近外壳9的一端到远离外壳9的一端依次为第一环形凸起12、第二环形凸起20、第三环形凸起21、第四环形凸起22、第五环形凸起23,第一环形凸起12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凸起20的外径,第二环形凸起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冲洗液袋、下部的集尿袋、侧部的导尿管、将三部分连接起来的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第一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二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三插装管头、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用于调节液体流向的内壳、与内壳连接且用于使内壳旋转的旋转把手,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球形壳体,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入内壳的第一开孔,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出内壳的第二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冲洗液袋、下部的集尿袋、侧部的导尿管、将三部分连接起来的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第一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二插装管头、与外壳连通的第三插装管头、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用于调节液体流向的内壳、与内壳连接且用于使内壳旋转的旋转把手,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球形壳体,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入内壳的第一开孔,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使液体流出内壳的第二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装管头、第二插装管头和第三插装管头的外表面均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直径从靠近外壳的一端到远离外壳的一端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不少于五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冲洗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液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