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95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该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包括夹持夹,可夹持在病床栏杆或血液透析治疗车上以固定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夹座,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固定血路管的导管夹,夹座设有供血路管置入夹座进而置入导管夹的开口,导管夹包括供血路管置入导管夹的夹口以及支撑固定血路管的导管容纳腔;可伸缩连接杆,连接夹持夹与夹座,供调节夹座的高度;万向节,连接夹持夹与可伸缩连接杆,供调节夹座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建立体外循环的血液管路过程中,采用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对血路管进行支撑固定,保持透析机端的动脉管、静脉管的连接端的无菌状态的同时,不需协助者进行协助承托,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进行血液透析时,需分别建立血透机端的血路管、以及患者端的血管通路,通过连接血路管与血管通路建立体外循环并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其中,血透机端的血路管包括动脉管和静脉管,患者端的血管通路包括导管动脉端和导管静脉端。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医护操作者先将动脉管、静脉管与透析器连接,并在预冲管路后,待与患者身上的导管动脉端、导管静脉端连接。由于需保持动脉管、静脉管的连接端的无菌状态,因此不能直接放置在病床上,通常由一协助护士协助承托,至医护操作者建立好患者身上的导管动脉端、导管静脉端后,协助护士再将与透析器连接的动脉管、静脉管递给医护操作者,继续由医护操作者进行透析器上的动脉管、静脉管与患者身上的导管动脉端、导管静脉端连接,从而完成体外循环的建立。但这一连接建立过程需由两名医护人员配合才能完成,导致劳动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夹(5),可夹持在病床栏杆或血液透析治疗车(6)上以固定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n夹座(1),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固定透析机端的血路管的导管夹(12),所述夹座(1)设有供血路管置入所述夹座(1)进而置入所述导管夹(12)的开口(11),所述导管夹(12)包括供血路管置入所述导管夹(12)的夹口(121)以及支撑固定血路管的导管容纳腔(122),其中,所述夹口(121)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管容纳腔(122)的宽度;/n可伸缩连接杆(2),连接所述夹持夹(5)与所述夹座(1),供调节所述夹座(1)的所在高度;/n万向节(3),连接所述夹持夹(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夹(5),可夹持在病床栏杆或血液透析治疗车(6)上以固定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
夹座(1),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固定透析机端的血路管的导管夹(12),所述夹座(1)设有供血路管置入所述夹座(1)进而置入所述导管夹(12)的开口(11),所述导管夹(12)包括供血路管置入所述导管夹(12)的夹口(121)以及支撑固定血路管的导管容纳腔(122),其中,所述夹口(121)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管容纳腔(122)的宽度;
可伸缩连接杆(2),连接所述夹持夹(5)与所述夹座(1),供调节所述夹座(1)的所在高度;
万向节(3),连接所述夹持夹(5)与所述可伸缩连接杆(2),供调节所述夹座(1)的所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1)包括:
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上底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且与所述上底侧相对的下底侧;
其中,所述导管夹(12)设置在所述夹座(1)的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和/或所述下底侧上,所述开口(11)设置在所述夹座(1)的所述上底侧上,所述可伸缩连接杆(2)与所述夹座(1)的所述下底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同一侧上的所述导管夹(12)并列设置,供同时支撑固定血路管以加强对血路管的支撑固定牢固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用导管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容纳腔(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秋贞陈智熊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