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芬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左侧转动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动带的下部套接在传动轮上,所述右侧转动盘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夹持环,所述夹持环设置有十二个,其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且其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设置有三个,其中部通过齿轮咬合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固定焊接有六角转盘,其内侧焊接固定有夹持块,消毒箱的前侧闭上通过门铰链与操作箱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可以高效快捷的完成对银针的消毒工作,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An auxiliary acupuncture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设备,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过程中,医生需要一手拿着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以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施针,而且,如果消毒不彻底,手部沾染病菌很容易造成感染,进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后果十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且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操作时,手臂长时间的进行支撑操作,这样医生的手臂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医生进行针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左侧转动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部套接在传动轮上,所述传动轮固定套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右部固定套接有右侧转动盘,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消毒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左侧转动套接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下部套接在传动轮(2)上,所述传动轮(2)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1)上,所述转动轴(21)的右部固定套接有右侧转动盘(10),所述右侧转动盘(10)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夹持环(11),所述夹持环(11)设置有十二个,其内部设置有安放孔(5),且其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设置有三个,其中部通过齿轮咬合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外端固定焊接有六角转盘(12),其内侧焊接固定有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消毒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左侧转动套接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下部套接在传动轮(2)上,所述传动轮(2)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1)上,所述转动轴(21)的右部固定套接有右侧转动盘(10),所述右侧转动盘(10)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夹持环(11),所述夹持环(11)设置有十二个,其内部设置有安放孔(5),且其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设置有三个,其中部通过齿轮咬合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外端固定焊接有六角转盘(12),其内侧焊接固定有夹持块(16),消毒箱(1)的前侧闭上通过门铰链(18)与操作箱门(19)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1)向右侧转动贯穿连接消毒箱(1),且在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承(3),且其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芬彭萍李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