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敖永英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涉及新生儿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外侧通过螺纹机构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上端开设有奶嘴,所述奶嘴的内部设有螺旋条,所述瓶盖的下端侧壁设有单向通气孔,所述瓶体的外侧上半部设有胶套,所述胶套的侧部开设有观测窗,所述瓶体的侧部设有刻度线,且刻度线裸露在观测窗的内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瓶底检测瓶内的温度,然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将温度显示出来,无需家长通过嘴巴试温,避免了将口中的细菌传给新生儿,有利于科学卫生的给新生儿进行喂食奶粉。

An anti choking device for newborns after drinking mil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用具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
技术介绍
提到母亲,充满的是一份感动,一份伟大,十月怀胎的辛苦,只为听到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出的妈妈;提到孩子,母亲的心总是变的温润柔软,眼神里透出的精光,永远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宝宝出生后,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新生儿出生后光靠母乳是不够的孩子吃的,所以还需要利用奶粉辅助孩子的进食,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对新生儿使用防呛奶瓶进行喂食时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奶瓶进行冲奶粉时,一般都是通过高温的水进行冲搅的,而奶瓶一般都是玻璃材质,导热较快,在冲奶粉时容易烫伤手;2、现有技术中,喂食宝宝时需要将冲好的奶粉冷却下来至三十度到四十度左右才能进行喂食,而人们一般试温时通常是自己用嘴巴尝试,成人的嘴巴内部含有多种细菌,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还有可能会给宝宝带来细菌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具备避免冲奶粉时烫手和防止人们把细菌传播给宝宝等优点,解决了冲奶粉时容易烫伤手和可能会给宝宝带来细菌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避免冲奶粉时烫手和防止人们把细菌传播给宝宝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外侧通过螺纹机构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上端开设有奶嘴,所述奶嘴的内部设有螺旋条,所述瓶盖的下端侧壁设有单向通气孔,所述瓶体的外侧上半部设有胶套,所述胶套的侧部开设有观测窗,所述瓶体的侧部设有刻度线,且刻度线裸露在观测窗的内部,所述胶套的上半部侧端设有显示屏,所述瓶体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机构包括螺纹套和螺纹槽,所述螺纹套固定连接在瓶盖的下端,所述螺纹槽开设在瓶口的侧壁,所述瓶盖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槽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盖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设有两个且通过瓶盖对称设置,所述单向通气孔也设有两个,且单向通气孔也通过瓶盖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盖设为扁圆型,且瓶盖的上半部为食品级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基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摇匀杆,所述辅助摇匀杆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折流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瓶口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通过设置胶套和观测窗,利用胶套在进行冲奶粉时防止了手掌和瓶体直接接触,可以避免高温的水烫伤手掌,提高了人们在冲奶粉时的安全性。2、该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瓶底检测瓶内的温度,然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将温度显示出来,无需家长通过嘴巴试温,避免了将口中的细菌传给新生儿,有利于科学卫生的给新生儿进行喂食奶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2、瓶口;3、螺纹机构;31、螺纹套;32、螺纹槽;4、瓶盖;5、奶嘴;6、螺旋条;7、单向通气孔;8、胶套;9、观测窗;10、刻度线;11、显示屏;12、凹槽;13、温度传感器;14、蓄电池;15、把手;16、辅助摇匀杆;17、折流叶;18、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瓶口2,所述瓶口2的外侧通过螺纹机构3螺纹连接有瓶盖4,所述瓶盖4的上端开设有奶嘴5,所述奶嘴5的内部设有螺旋条6,所述瓶盖4的下端侧壁设有单向通气孔7,所述瓶体1的外侧上半部设有胶套8,所述胶套8的侧部开设有观测窗9,所述瓶体1的侧部设有刻度线10,且刻度线10裸露在观测窗9的内部,所述胶套8的上半部侧端设有显示屏11,所述瓶体1的下端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型号为DS18B20,且温度传感器13与显示屏11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且温度传感器13和显示屏11均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螺纹机构3包括螺纹套31和螺纹槽32,所述螺纹套31固定连接在瓶盖4的下端,所述螺纹槽32开设在瓶口2的侧壁,所述瓶盖4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槽3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机构3中的螺纹套31与螺纹槽32螺纹连接,转动螺纹套31将瓶盖4卸下,方便了瓶盖4的安装和拆卸。具体的,所述瓶盖4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设有两个且通过瓶盖4对称设置,所述单向通气孔7也设有两个,且单向通气孔7也通过瓶盖4对称设置,通过把手15方便了手持瓶体1进行喂食牛奶。具体的,所述瓶盖4设为扁圆型,且瓶盖4的上半部为食品级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基体,大口径扁圆型的瓶盖4有利于防止宝宝的手掌堵住导线通气孔。具体的,所述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摇匀杆16,所述辅助摇匀杆16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折流叶17,通过辅助摇匀杆16和折流叶17可以加强瓶体1内部液体混合的效率。具体的,所述瓶盖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8,且密封垫18与瓶口2的上端活动连接,通过密封垫18加强了瓶盖4与瓶体1的密封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纹机构3中的螺纹套31与螺纹槽32螺纹连接,转动螺纹套31将瓶盖4卸下,然后向瓶体1的内部加入奶粉,加入奶粉后再向瓶体1的内部加入热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时可以通过观察窗进行观测加入的量,避免加多或者少架,混合时,手掌抓住瓶体1外侧的胶套8进行晃动,胶套8起到了隔热的效果,防止了手掌烫伤,摇晃瓶体1内部的混合液体时,通过辅助摇匀杆16和折流叶17可以加强瓶体1内部液体混合的效率,摇匀后等待瓶内的奶水冷却,利用温度传感器13通过瓶底检测瓶内的温度,然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屏11,通过显示屏11将温度显示出来,无需家长通过嘴巴试温,避免了将口中的细菌传给新生儿,新生儿在喝奶时,利用单向通气阀保证了瓶体1和瓶外的压力一致,防止新生儿呛奶,而且通过奶嘴5内部的螺旋胶套8,避免了奶水直接灌冲进宝宝的喉咙里,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瓶口(2),所述瓶口(2)的外侧通过螺纹机构(3)螺纹连接有瓶盖(4),所述瓶盖(4)的上端开设有奶嘴(5),所述奶嘴(5)的内部设有螺旋条(6),所述瓶盖(4)的下端侧壁设有单向通气孔(7),所述瓶体(1)的外侧上半部设有胶套(8),所述胶套(8)的侧部开设有观测窗(9),所述瓶体(1)的侧部设有刻度线(10),且刻度线(10)裸露在观测窗(9)的内部,所述胶套(8)的上半部侧端设有显示屏(11),所述瓶体(1)的下端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3),且温度传感器(13)与显示屏(11)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且温度传感器(13)和显示屏(11)均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瓶口(2),所述瓶口(2)的外侧通过螺纹机构(3)螺纹连接有瓶盖(4),所述瓶盖(4)的上端开设有奶嘴(5),所述奶嘴(5)的内部设有螺旋条(6),所述瓶盖(4)的下端侧壁设有单向通气孔(7),所述瓶体(1)的外侧上半部设有胶套(8),所述胶套(8)的侧部开设有观测窗(9),所述瓶体(1)的侧部设有刻度线(10),且刻度线(10)裸露在观测窗(9)的内部,所述胶套(8)的上半部侧端设有显示屏(11),所述瓶体(1)的下端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3),且温度传感器(13)与显示屏(11)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且温度传感器(13)和显示屏(11)均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饮奶后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机构(3)包括螺纹套(31)和螺纹槽(32),所述螺纹套(3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永英程洁宾婧
申请(专利权)人:敖永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