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和各类电子产品和通讯设备的普及,电磁波辐射已成为继水、空气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电磁辐射不仅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会产生干扰,还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并造成细胞损伤。因此为保护人类健康和敏感电子设备,有效减少电磁波的危害,开发柔韧性好、质量轻的电磁屏蔽织物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用于电磁屏蔽服装,还可以制成电磁屏蔽帐篷和篷布等。目前,电磁屏蔽织物的主要分为表面镀金属织物、金属纤维混纺或混织织物、表面涂覆织物和导电碳材料改性或涂层织物。表面镀金属织物中镀层金属与织物的结合力较差,易被刮擦脱落而失效且制备成本较高。金属纤维混纺或混织织物存在纺纱或织造过程中金属纤维易断,织物沉重硬挺不柔软,生产效率低等缺陷。表面涂覆织物则存在织物硬挺和透气性下降等缺点,且制备过程需使用大量的粘合剂,生产成本高且不耐水洗。此外,目前的绝大多数电磁屏蔽织物使大部分电磁波无法渗透进入织物而被反射,会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织物层(1),所述织物层(1)上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固着有电磁屏蔽层(2),所述电磁屏蔽层(2)为氧化石墨烯/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织物层(1),所述织物层(1)上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固着有电磁屏蔽层(2),所述电磁屏蔽层(2)为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纳米粒子层。
2.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S1:预处理,将织物浸渍于碳酸钠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之后清洗并晾干;
S2:制备氧化石墨烯,将石墨烯利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S3:制备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粒子粉末,将步骤S2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利用乙二胺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乙二胺改性Fe3O4纳米粒子,再将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超声振荡分散处理后与乙二胺改性Fe3O4纳米粒子进行搅拌反应,然后过滤,清洗,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粒子粉末;
S4:制备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粒子溶液,将步骤S3中得到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粒子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振荡得到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纳米粒子溶液;
S5:制备甲壳素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甲壳素粉末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得到甲壳素溶液;
S6:将织物浸渍于甲壳素溶液中,将步骤S1中经过预处理的织物浸渍于步骤S5中得到的甲壳素溶液中,然后将织物取出清洗后晾干;
S7:将织物浸渍于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纳米粒子溶液中,将步骤S6中晾干后的织物浸泡于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纳米粒子溶液中,然后将织物取出清洗后晾干;
S8:将织物浸渍于甲壳素溶液中,将步骤S7中晾干后的织物浸渍于甲壳素溶液中,然后将织物取出清洗后晾干;
S9:步骤S7和S8为一个氧化石墨烯/Fe3O4混杂纳米粒子在织物上的层层自组装过程,重复步骤S7和S8,即制备得到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预处理时间为2h~2.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2.5mg/mL~8.0mg/mL,所述乙二胺改性Fe3O4纳米粒子和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质量比为1/2~1/8,所述超声振荡分散处理时间为0.5h~1h,所述搅拌反应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顺华,邢剑,王国和,刘晓华,汪晶晶,陈忠,陈珏,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纳尼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