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77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其中该输送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贯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一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一通道开口,其第二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三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二通道开口,其第四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一膜片覆设在所述凹槽上,形成一腔体;第二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第三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第三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及所述第三膜片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反应器
,且特别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医药、生物制药、化工、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某些特殊工艺要求,需要在取样、补料等方面避免污染,确保物料的纯度,以及在线消毒的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而现有技术的生物反应器或发酵罐,在实现补料控制时,为了达到卫生无菌的操作要求,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用四个隔膜阀1、2、3、4组成一个补料通道(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补料的精度及纯净度,一般每台罐有1-6个补料通道(用于补酸补碱,补培养基,或者其他所需流体物质),如果一个罐需要四个补料通道的话,那么就需要用到16个隔膜阀,还需要卡箍、弯头和管道等。把这些隔膜阀通过切割、焊接组合在一起,制造难度大,人工成本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也较低,不仅如此,这样组合形成的补料系统,显得十分繁杂笨重,而且占用空间也大。另外,为了实现补料,每个通道还需要配置1台蠕动泵5,导致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蠕动泵5的输送压力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生物反应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n所述本体的顶面具有凹槽;/n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贯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n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一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一通道开口,其第二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n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三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二通道开口,其第四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n第一膜片覆设在所述凹槽上,形成一腔体;/n第二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n第三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生物反应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所述本体的顶面具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贯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
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一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一通道开口,其第二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
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三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二通道开口,其第四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
第一膜片覆设在所述凹槽上,形成一腔体;
第二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
第三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
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第三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及所述第三膜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及第三膜片的材料为弹性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容积为0.5~50毫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警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璟良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