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73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萜烯树脂、溶剂、乙二醇、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和纳米碳酸钙;所述氢化萜烯树脂具有50℃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20‑40之间,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20‑50nm;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2‑5:0.2‑0.5,所述溶剂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黏剂用于锂电池的制备,具有增强的耐电解液性能和粘结力,并且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sealing adhesive for lithium batt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黏剂,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用于将卷芯与电池外包装材料进行粘结固定。因为铝塑膜化学稳定性好,拉伸强度高,所以常被锂电池用作外包装材料;铝塑膜由聚丙烯、铝、尼龙构成,聚丙烯和尼龙分别在铝两面。作为锂电池外包装材料,聚丙烯面要能够耐锂电池用电解液的浸泡和腐蚀,同时还要跟卷芯要有较好的粘结力,因此要使用一款密封胶黏剂进行粘结,该密封胶黏剂要求跟卷芯及铝塑膜聚丙烯面要粘结牢固;锂电池工艺中要求在整形前期,铝塑膜和卷芯要能够移动,从而调整卷芯位置,所以要求胶黏剂在整形前期不能跟聚丙烯面发生粘结作用,在后续工序中如高温高压工序中发挥粘结性,从而将聚丙烯面粘结。锂电池内部充满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还伴随电化学反应,在其内部使用的胶粘剂要求化学稳定性好,不参加电化学反应,不能被电解液溶解;现有的密封胶黏剂不能满足上述性能要求。CN104559846A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常温无粘性密封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密封胶黏剂在室温下不胶黏,在高温下能实现胶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其包括: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萜烯树脂、溶剂、乙二醇、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和纳米碳酸钙;所述氢化萜烯树脂具有50℃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20-40之间,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20-50nm;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2-5:0.2-0.5,所述溶剂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其包括: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萜烯树脂、溶剂、乙二醇、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和纳米碳酸钙;所述氢化萜烯树脂具有50℃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20-40之间,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20-50nm;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2-5:0.2-0.5,所述溶剂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接枝壳聚糖、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用密封胶黏剂,其中,按质量份,聚苯乙烯10~25质量份、聚丁二烯10~25质量份、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5~15质量份、氢化萜烯树脂5~15质量份、溶剂20~40质量份、乙二醇10-20质量份、引发剂0.5~1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质量份、纤维素接枝壳聚糖2-10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维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星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