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71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器械系统,可以结合不同功能的工作端,装卸方便,在一个平台上达到多种手术器械的功能,每次使用仅更换器械工作端部分即可,使成本大幅降低,让手术器械一次性使用成为可能,同时能够保证手术器械的性能和无菌,同时操作更精准;因为控制手柄可重复使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医生的操作稳定和舒适性,能有效减缓使用者的手部疲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术器械系统,包括:控制手柄部分和器械工作端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器械系统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来说,是特别针对诸如活检钳、手术剪刀、手术钳、手术镊等采用开合式相对运动的手术器械的手术器械系统。
技术介绍
手术器械用于手术操作,制造时对器械的精细度和准确度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相对来说造价成本高昂。大多数手术器械均是采用重复消毒使用,在长期使用后往往很难保证其器械的性能,容易造成器械刀口出现钝化、咬合不紧密等问题,需要临时更换手术器械,影响手术质量以及浪费麻醉时间。多次使用也会提高感染风险。手术器械的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控制操作的手柄端,另一部分是在手柄端的操作下进行手术的工作端。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手术过程中对操作的精准度非常高,因此,传统的开合式相对运动的手术器械的手柄端和工作端是一个整体,以确保医生能够通过手柄端的控制精确进行手术,手术器械的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该手术器械就无法正常使用,必须维修或整体更换,成本较高。而如果将其设计成由手柄端和操作端可分离组合的结构,如何保证操作的精准性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传统开合式手术器械的手柄大多缺乏人性化设计,设计简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器械工作端部分,包括: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近端设有一连接齿轮,远端连接开合式手术器械,一操作控制轴设置在所述操作杆内并且穿过所述连接齿轮伸出所述操作杆外部,所述操作控制轴的从连接齿轮处穿出至操作杆外部的一端的端部具有一凸缘,所述开合式手术器械具有相互间可成角度旋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操作控制轴的远端并且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部分联接;以及/n一控制手柄部分,所述控制手柄部分的外轮廓线为枪形结构,包括:控制手柄主体和与控制手柄主体呈一个大于90°的倾角向外且向下方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器械工作端部分,包括: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近端设有一连接齿轮,远端连接开合式手术器械,一操作控制轴设置在所述操作杆内并且穿过所述连接齿轮伸出所述操作杆外部,所述操作控制轴的从连接齿轮处穿出至操作杆外部的一端的端部具有一凸缘,所述开合式手术器械具有相互间可成角度旋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操作控制轴的远端并且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部分联接;以及
一控制手柄部分,所述控制手柄部分的外轮廓线为枪形结构,包括:控制手柄主体和与控制手柄主体呈一个大于90°的倾角向外且向下方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外部线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所控制手柄主体和握持部的夹角处设有一开口,一控制柄从所述开口处伸入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并与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内部的控制杆可转动地联接;其中:
所述控制手柄主体的前半部具有一可绕连接轴向上旋转的上盖,通过一开关结构控制所述上盖的锁住和打开,所述开关结构的控制器位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的外部,在所述开关结构的后方设有一与所述连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槽道,所述齿轮槽道的槽体走向为上下走向且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的中心轴垂直,所述齿轮槽道的上下两端为开口;
在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内的后半部设有一控制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袁万江
申请(专利权)人:致壹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吴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