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68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金盘电极线,还包括固定带、对接卡槽,固定带为首尾闭合的弹性环形带,固定带套设在被测对象头颅上,并在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正对的固定带侧面设置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设置对接卡槽,对接卡槽包括中间的连接轴及同轴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的两个圆盘,连接轴穿插在安装通孔内并通过位于固定带内、外侧的圆盘轴向限位,对接卡槽沿轴向设置贯通的中心孔,位于固定带内侧的圆盘下端具有与金盘电极线连接端相配合的径向插槽,插槽的插口可弹性张开,金盘电极线连接端的盘口背对固定带嵌入插槽内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流程简单,可将金盘电极线快速连接固定,同时又能准确监测。

A fast connecting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仪器监测
,具体是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创脑水肿监测仪在脑水肿监测中广为应用,无创脑水肿监测仪使用存在的问题是仪器操作流程较复杂、以及影响有效监测结果的不稳定因素,如皮肤的预处理、电极片固定位置欠准确、患者躁动固定不牢固等均可能会延误最佳救护及治疗时间,所以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无创脑水肿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电极片固定位置欠准确、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金盘电极线,还包括固定带、对接卡槽,所述固定带为首尾闭合的弹性环形带,所述固定带套设在被测对象头颅上,并在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正对的所述固定带侧面设置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所述对接卡槽,所述对接卡槽包括中间的连接轴及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两端的两个圆盘,所述连接轴穿插在所述安装通孔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固定带内、外侧的所述圆盘轴向限位,所述对接卡槽沿轴向设置贯通的中心孔,位于所述固定带内侧的所述圆盘下端具有与所述金盘电极线连接端相配合的径向插槽,所述插槽的插口可弹性张开,所述金盘电极线所述连接端的盘口背对所述固定带嵌入所述插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金盘电极线所述连接端底部的通孔相连通。所述插槽在所述圆盘轴向上有敞口,露出所述连接端。所述固定带的首尾通过魔术贴或插扣连接固定并调节长度。所述对接卡槽材质为软硅胶。所述固定带材质为天然乳胶。所述安装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盘的直径。各所述金盘电极线接线端通过分流连接线与脑水肿监测仪连接。所述金盘电极线的所述连接端通过注入导电膏与皮肤接触导电或通过在所述固定带外侧向所述对接卡槽的所述中心孔内注入导电液的方式将所述金盘电极线的所述连接端与皮肤接触导电。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只需将固定带套在患者的头部,对准电极监测位置然后将金盘电极线的连接端嵌入固定带上对接卡槽的插槽内即可完成固定连接,无需再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固定电极,操作流程简单,在特殊环境下无需剃头皮肤处理,无需找电极固定位置,便可快速连接固定,同时又能准确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对接卡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金盘电极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对接卡槽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对接卡槽与金盘电极线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带,11-安装通孔,2-对接卡槽,21-中心孔,22-圆盘,23-连接轴,24-插槽,3-金盘电极线,31-连接端,311-通孔,32-接线端,4-脑水肿监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金盘电极线,还包括固定带1、对接卡槽2,所述固定带1为首尾闭合的弹性环形带,所述固定带1套设在被测对象头颅上,并在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正对的所述固定带1侧面设置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设置所述对接卡槽2,所述对接卡槽2包括中间的连接轴23及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3两端的两个圆盘22,所述连接轴23穿插在所述安装通孔11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外侧的所述圆盘22轴向限位,所述对接卡槽2沿轴向设置贯通的中心孔21,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侧的所述圆盘22下端具有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连接端31相配合的径向插槽24,所述插槽24的插口可弹性张开,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的盘口背对所述固定带1嵌入所述插槽24内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21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底部的通孔311相连通。所述插槽24在所述圆盘22轴向上有敞口,露出所述连接端31,参见附图3、4、5、6。所述固定带1的首尾通过魔术贴或插扣连接固定并调节长度。所述对接卡槽2材质为软硅胶。所述固定带1材质为天然乳胶。所述安装通孔11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盘22的直径。各所述金盘电极线3接线端32通过分流连接线与脑水肿监测仪4连接,参见附图1。所述金盘电极线3的所述连接端31通过注入导电膏与皮肤接触导电或通过在所述固定带1外侧向所述对接卡槽2的所述中心孔21内注入导电液的方式将所述金盘电极线3的所述连接端31与皮肤接触导电。实施例1:所述固定带1为弹性环形带,长50cm,宽5cm,厚度1mm,设有可调节插扣,可根据头围大小进行相应调节,固定带1上设4个直径0.7cm的安装通孔11,安装通孔11内对应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安装四个对接卡槽2,安装通孔11与对接卡槽2可拆卸的安装,金盘电极线3连接端31形状与对接卡槽2的插槽24一致,四根金盘电极线3的接线端32通过分流连接线合并为一根连接线并与脑水肿监测仪4连接,连接线总长150cm,与脑水肿监测仪4连接只需通过对接插头对接连接即可。将固定带1套在患者的头部,对准电极监测位置,在金盘电极线3连接端31内注入导电膏,然后将金盘电极线3的连接端31嵌入固定带上对接卡槽2的插槽24内即可完成连接固定,使金盘电极线3的连接端31通过导电膏与皮肤导电连接,或者在所述固定带1外侧向对接卡槽2的中心孔21内注入导电液,导电液经通孔311流入金盘电极线3的连接端31内,金盘电极线3的连接端31通过导电液与皮肤接触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金盘电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1)、对接卡槽(2),所述固定带(1)为首尾闭合的弹性环形带,所述固定带(1)套设在被测对象头颅上,并在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正对的所述固定带(1)侧面设置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设置所述对接卡槽(2),所述对接卡槽(2)包括中间的连接轴(23)及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3)两端的两个圆盘(22),所述连接轴(23)穿插在所述安装通孔(11)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外侧的所述圆盘(22)轴向限位,所述对接卡槽(2)沿轴向设置贯通的中心孔(21),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侧的所述圆盘(22)下端具有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连接端(31)相配合的径向插槽(24),所述插槽(24)的插口可弹性张开,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的盘口背对所述固定带(1)嵌入所述插槽(24)内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21)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底部的通孔(31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金盘电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1)、对接卡槽(2),所述固定带(1)为首尾闭合的弹性环形带,所述固定带(1)套设在被测对象头颅上,并在前额正中、左眉弓上方、右眉弓上方、枕骨隆突处正对的所述固定带(1)侧面设置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设置所述对接卡槽(2),所述对接卡槽(2)包括中间的连接轴(23)及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3)两端的两个圆盘(22),所述连接轴(23)穿插在所述安装通孔(11)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外侧的所述圆盘(22)轴向限位,所述对接卡槽(2)沿轴向设置贯通的中心孔(21),位于所述固定带(1)内侧的所述圆盘(22)下端具有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连接端(31)相配合的径向插槽(24),所述插槽(24)的插口可弹性张开,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的盘口背对所述固定带(1)嵌入所述插槽(24)内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21)与所述金盘电极线(3)所述连接端(31)底部的通孔(31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4)在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丽吴琼姚欣郭万申樊双义兰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