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丹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54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输泥结构、包纳除湿结构和压滤结构,所述压滤结构通过出泥管道与所述输泥结构连通;所述输泥结构的出泥端设置有分洒结构;所述分洒结构设置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内部;所述分洒结构的上端摇摆分洒出污泥;所述分洒结构的下端间歇性喷射出污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减小污泥的体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污泥烘干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在大气环境中,污染随处都存在,其中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污泥是生物生活产生的废弃物逐渐积累形成的,其中涵盖的污染物质多且复杂,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处理后的污泥也不能保证其完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处理污泥将是一项长久且耗时耗力耗费用的工程;因此能有效将污泥处理后并避免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将对处理设备以及处理方法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将污泥烘干并达到高温杀毒的效果。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输泥结构、包纳除湿结构和压滤结构,所述压滤结构通过出泥管道与所述输泥结构连通;所述输泥结构的出泥端设置有分洒结构;所述分洒结构设置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内部;所述分洒结构的上端摇摆分洒出污泥;所述分洒结构的下端间歇性喷射出污泥。压滤掉一部分水分的污泥经过输泥结构,之后通过分洒结构将污泥喷洒到包纳除湿结构内进行烘干处理,能有效的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能有效减小污泥的体积。进一步的,所述输泥结构包括导泥管结构和绞碎旋转轴结构;所述导泥管结构顶部开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所述出泥管道的出泥端连通;所述导泥管结构内部设置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驱动装置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的一端驱动连接;伸缩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洒结构旋转连接;所述伸缩机构推拉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在所述导泥管结构内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分洒结构出入所述导泥管结构的出泥端。绞碎旋转轴结构将导泥管结构内的污泥绞碎,然后通过分洒结构喷洒出去,这样经过绞碎后的碎块污泥能正常通过分洒结构,避免造成分洒结构的出泥口堵塞,能使喷洒出去的污泥体积更均匀,烘干的时候更彻底,能有效提高烘干的效果,达到减小污泥体积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输泥结构还包括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包括圆柱管;所述圆柱管的一端固设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圆柱管套设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上;所述圆柱管上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泥管结构内壁固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靠近所述驱动装置一侧,且与所述进泥口间距设置;所述阻挡块与所述导向槽对应设置;原始位置时,所述出泥管道与所述导泥管结构连通,且所述分洒结构密封所述导泥管结构的出泥端;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向外运动时,所述阻挡块与所述导向槽相互配合滑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阻挡块相接触,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暂停,且保持旋转;所述限位块位移至所述阻挡块接触,所述圆柱管侧壁密封所述进泥口,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推开所述分洒结构。圆柱管在导泥管结构内往复滑移,同时绞碎旋转轴结构推拉分洒结构进出导泥管结构,能实现导泥管结构内暂时密封进泥,之后再分洒的效果,能达到按时按量的喷洒并烘干污泥的目的,以免持续烘干污泥造成堆积,影响了烘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包括旋转轴和螺旋绞碎片;所述螺旋绞碎片呈螺旋状布设于所述旋转轴侧壁;所述输泥结构还包括推泥板结构和动力结构;所述推泥板结构设置在所述阻挡块和进泥口之间;所述推泥板结构中部设置有“8”字形的结构孔;所述推泥板结构靠近所述圆柱管一侧壁边缘处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横截面呈“凸”字型;所述推泥板结构套设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上,且所述旋转轴和螺旋绞碎片穿过所述结构孔;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伸缩杆;液压驱动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卡设于所述圆环槽内;液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伸缩杆伸缩,所述伸缩杆推拉所述推泥板结构在导泥管结构内部往复运动,且所述推泥板结构沿导泥管结构的中心轴旋转。推泥板结构在导泥管结构内往复游走,能将导泥管结构内的污泥推送到分洒结构内,之后喷洒出去,能达到刮干净导泥管结构内的污泥的效果,以免干结附着在导泥管结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分洒结构整体呈水母型结构;所述分洒结构包括盖片结构;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盖片结构的中部旋转连接;所述盖片结构上半部边缘向外伸展出若干柔性触手结构;所述柔性触手结构的延伸端向旋转轴中心弯折,形成卡扣结构;所述导泥管结构出泥端的直径沿出泥方向渐进增大,且导泥管结构出泥端的上侧内壁固设有弧型架;若干所述柔性触手结构伸进所述导泥管结构内,且穿过所述弧型架;所述卡扣结构卡设在所述弧型架上;原始位置时,所述旋转轴向导泥管结构内拉扯所述盖片结构,若干所述柔性触手结构之间相互收拢,且间隙密封;所述旋转轴向外推动所述盖片结构,若干所述柔性触手结构之间相互分散开,且向外延展,且所述卡扣结构卡设于所述弧型架。当分洒结构被推出导泥管结构时,若干柔性触手结构之间相互分散开,污泥从若干柔性触手结构之间分洒出去;当分洒结构被拉入导泥管结构内时,若干柔性触手结构相互收紧靠拢,它们之间的空隙减小,趋于密封;能实现若干柔性触手结构之间张开分洒污泥,收拢暂储污泥的目的,能按量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分洒结构还包括喷射结构,所述盖片结构下半部向所述导泥管结构内部延伸;所述盖片结构的延伸端内设置所述喷射结构;所述喷射结构包括储泥槽和喷射管结构;所述储泥槽与所述导泥管结构内部连通;所述喷射管结构上侧壁开设有漏泥孔;若干所述喷射管结构横架在所述储泥槽内部;气泵空压机与喷射管结构的一端连通;所述喷射管结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盖片结构至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内。待喷射管结构内填充污泥后,再通过气流喷射出污泥,这样间歇性的喷洒污泥,能使污泥喷射得更远,能有效扩大烘干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分洒结构还包括摇摆结构;所述摇摆结构包括支撑台结构;所述支撑台结构固设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的内壁;所述支撑台结构上开设有滑动槽;摆动装置的底部与所述滑动槽配合设置;所述摆动装置的摆动件与所述盖片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装置的摆动件带动所述分洒结构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内摇摆。摇摆结构能增大分洒结构喷洒的范围,提高烘干处理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包括烘干除湿箱结构和污泥烘干架结构;所述污泥烘干架结构通过转动轴结构设置在所述烘干除湿箱结构内部;所述转动轴结构内部设置有加热电阻丝,且所述加热电阻丝靠近所述污泥烘干架结构;旋转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结构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结构带动所述污泥烘干架结构在所述烘干除湿箱结构内旋转;脉冲振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结构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结构间歇性带动所述所述污泥烘干架结构在所述烘干除湿箱结构内抖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侧壁设置有热气吹入装置;所述包纳除湿结构顶部设置有出气端;所述包纳除湿结构底部设置有集泥箱。分洒结构喷洒出的污泥分洒到污泥烘干架结构上,待烘干后,脉冲振动装置周期性驱动转动轴结构带动污泥烘干架结构抖落烘干的污泥到集泥箱内;能达到高温烘干污泥并自动收集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烘干架结构包括外架和内架;所述外架和内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转动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外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泥结构(1)、包纳除湿结构(2)和压滤结构(4),所述压滤结构(4)通过出泥管道(41)与所述输泥结构(1)连通;所述输泥结构(1)的出泥端设置有分洒结构(3);所述分洒结构(3)设置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2)内部;所述分洒结构(1)的上端摇摆分洒出污泥;所述分洒结构(1)的下端间歇性喷射出污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泥结构(1)、包纳除湿结构(2)和压滤结构(4),所述压滤结构(4)通过出泥管道(41)与所述输泥结构(1)连通;所述输泥结构(1)的出泥端设置有分洒结构(3);所述分洒结构(3)设置在所述包纳除湿结构(2)内部;所述分洒结构(1)的上端摇摆分洒出污泥;所述分洒结构(1)的下端间歇性喷射出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结构(1)包括导泥管结构(11)和绞碎旋转轴结构(12);所述导泥管结构(11)顶部开设有进泥口(111);所述进泥口(111)与所述出泥管道(41)的出泥端连通;所述导泥管结构(11)内部设置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驱动装置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的一端驱动连接;伸缩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洒结构(3)旋转连接;所述伸缩机构推拉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在所述导泥管结构(11)内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分洒结构(3)出入所述导泥管结构(11)的出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结构(1)还包括阻流结构(13),所述阻流结构(13)包括圆柱管(131);所述圆柱管(131)的一端固设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圆柱管(131)套设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上;所述圆柱管(131)上侧壁开设有导向槽(132);所述导向槽(132)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33);所述导泥管结构(11)内壁固设有阻挡块(112);所述阻挡块(112)靠近所述驱动装置一侧,且与所述进泥口(111)间距设置;所述阻挡块(112)与所述导向槽(132)对应设置;原始位置时,所述出泥管道(41)与所述导泥管结构(11)连通,且所述分洒结构(3)密封所述导泥管结构(11)的出泥端;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向外运动时,所述阻挡块(112)与所述导向槽(132)相互配合滑动,所述限位块(133)与所述阻挡块(112)相接触,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暂停,且保持旋转;所述限位块(133)位移至所述阻挡块(112)接触,所述圆柱管(131)侧壁密封所述进泥口(111),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推开所述分洒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包括旋转轴(121)和螺旋绞碎片(122);所述螺旋绞碎片(122)呈螺旋状布设于所述旋转轴(121)侧壁;所述输泥结构(1)还包括推泥板结构(14)和动力结构(15);所述推泥板结构(14)设置在所述阻挡块(112)和进泥口(111)之间;所述推泥板结构(14)中部设置有“8”字形的结构孔(141);所述推泥板结构(14)靠近所述圆柱管(131)一侧壁边缘处开设有圆环槽(142);所述圆环槽(142)横截面呈“凸”字型;所述推泥板结构(14)套设于所述绞碎旋转轴结构(12)上,且所述旋转轴(121)和螺旋绞碎片(122)穿过所述结构孔(141);所述动力结构(15)包括伸缩杆(151);液压驱动机构与所述伸缩杆(151)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51)的另一端固设有滑动块(152);所述滑动块(152)卡设于所述圆环槽(142)内;液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伸缩杆(151)伸缩,所述伸缩杆(151)推拉所述推泥板结构(14)在导泥管结构(11)内部往复运动,且所述推泥板结构(14)沿导泥管结构(11)的中心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高效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洒结构(3)整体呈水母型结构(34);所述分洒结构(3)包括盖片结构(31);所述旋转轴(121)通过轴承与所述盖片结构(31)的中部旋转连接;所述盖片结构(31)上半部边缘向外伸展出若干柔性触手结构(311);所述柔性触手结构(311)的延伸端向旋转轴(121)中心弯折,形成卡扣结构(3111);所述导泥管结构(11)出泥端的直径沿出泥方向渐进增大,且导泥管结构(11)出泥端的上侧内壁固设有弧型架(113);若干所述柔性触手结构(311)伸进所述导泥管结构(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丹
申请(专利权)人:沈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