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的重要产业,且我国的纸制品需求量和消费量在世界上均位居前列。造纸废水的排放量也巨大,且其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传统的物化-生化二级处理后,废水中仍残留有有机物,使得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较高,且残留的有机物组分复杂,基本是生物难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酚类、醇类等物质。目前我国多倡导以园区的形式来管理重污染企业,以造纸工业为主的园区也较多,通常各生产企业先对自己企业产生的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废水的COD、BOD等指标降到园区污水处理厂可接纳的值,然后再由污水厂处理,最后达标排放。然而排入污水厂的水除了经生产企业处理后,可生化性较差,含有难降解物质以及排放周期不稳定的工业废水,还含有一部分可生化性高、水量稳定、易于处理的生活污水。经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COD时常超标,一般在120mg/L左右,很难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三级标准,而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预处理:向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造纸废水中依次加入碱液、PAC和PAM,进行絮凝沉淀;/nS2.一级臭氧氧化:在经过S1预处理的废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至pH≤5,再通入臭氧,进行一级臭氧氧化;/nS3.二级臭氧氧化:在经过S2处理的废水中加入催化剂,然后加入碱液调节pH至pH≥8,再通入臭氧,进行二级臭氧氧化;/nS4.沉淀过滤:在经过S3处理的废水中依次加入PAC和PAM,絮凝沉淀后过滤,即可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向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造纸废水中依次加入碱液、PAC和PAM,进行絮凝沉淀;
S2.一级臭氧氧化:在经过S1预处理的废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至pH≤5,再通入臭氧,进行一级臭氧氧化;
S3.二级臭氧氧化:在经过S2处理的废水中加入催化剂,然后加入碱液调节pH至pH≥8,再通入臭氧,进行二级臭氧氧化;
S4.沉淀过滤:在经过S3处理的废水中依次加入PAC和PAM,絮凝沉淀后过滤,即可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碱液为氢氧化钙溶液;碱液的加入量为5-1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PAC的加入量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成,向迎洪,杨汉军,黄文凤,董玮,姚铭,池少聪,黄莉,唐彤,张亚明,章慧,赵君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恒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