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50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6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通过切换换向阀可将污水分别导入河道和预防池内;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动力环内嵌永磁体,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动力环相对线圈向不同方向滑动,线圈内形成不同方向的电动势,通过该电动势可以控制换向阀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如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污水处理厂现场监测站、监测中心、管理中心和通讯网络系统组成。监测站一般设置在各期工程的进、出水口附近,一般每台分析仪器只分析一种水质指标,且需要配备一台水质采样器,当同一监测点需要监测多项水质指标时,需要配置几种不同的水质采样器来满足各在线监测分析仪器的需要。因为要得到比较准确的在线监测数据,在分析以前要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其工作过程是监测站设备连续不间断地按设定采样时间间隔,重复进行采样并预处理、在线监测分析、对分析数据采集并传输出去,如有水质参数超标,就报警并留取水样备实验室检测核对。也就是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先采样,后分析,当水质指标超标时再留样报警。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37003A,公开日2012年月15日,公开了一种水污染监测自动采样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检测传感器、预处理电路、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和采样装置;其中的在线检测传感器为含有PH值、电导率、溶解氧及浊度和温度的五个传感器组构成的在线监测传感系统,该在线监测传感系统通过预处理电路将采集的多路信号送入具有PH值、电导率、溶解氧及浊度、温度五个水质常规参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算法的单片机信号输入端;该单片机通过接口电路与无线传输模块实现通信连接;该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接口电路与采样装置的驱动电路连接。虽然现有的系统中设定了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处理后的污水是否达标,但在处理后的污水未达标时,并为设置及时终止水排放的终止装置;因此,一旦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污水处理不达标时,就需要值班人员及时作出反应才能迅速终止不达标污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以在污水处理不达标时,及时终止污水排放。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所述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文丘里管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为电控泵,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换向阀和动力环之间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和动力环之间设有压簧I;所述动力环内嵌有永磁体,且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换向阀为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电源,且线圈通过三极管I和三极管II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电磁阀换向。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在对污水完成处理进行排放时,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启动,以增大排水水压,提高排水流速;由于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启动,污水排管内水压增大,因此水的压力将作用在动力环上,以克服压簧I的弹力,使得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由于动力环内嵌永磁体,在动力环相对于线圈运动时,线圈内将形成感应电动势,且动力环运动方向改变,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将改变,即动力环朝向出口段运动,线圈内形成正向感应电动势,动力环背离出口段运动,线圈内形成反向的感应电动势。将线圈内形成的感应电动势加载到三极管I和三级管II的栅极,可使三极管I和II导通。即动力环朝向出口段运动,三极管I导通,换向阀切换为连通污水排管和河道;动力环背离出口段运动,三级管II导通,换向阀切换为连通污水排管和预防池。在主泵和加压泵均启动的情况下,文丘里管的入口段内将形成较大的水压,因此水流将快速经过喉部,从而使得喉部的压强降低,使得检测管的两端形成压力差,则在检测管内也会形成水流,检测管起到对污水取样的作用;并由污水检测传感器检测检测管内污水的杂质含量,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到控制器,在水中的各项杂质超标后,控制器将控制加压泵停止运行,从而污水排管内的水压降低,施加在动力环上的压力降低,则在压簧I的弹力作用下,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污水进入预防池内。综上所述,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污水排放不达标时,污水将排入到预防池内,避免污水污染河水;在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后,再排放到河道中;另外,在换向阀将污水排管和预防池连通时,加压泵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预防池通常也设置在工厂内部,仅主泵工作即可满足短距离的输送;而在将污水泵入河道时,通常要对水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主泵和加压泵同时工作有利于水的长距离输送。(2)由于污水排管在正常排放污水时,污水排管内形成急速高压的水流,以提高污水排放的效率,因此将污水检测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污水排管内,使其长期受到高速水流的冲刷和挤压,极易导致污水检测传感器的损坏,导致维护成本升高;而将污水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检测管内,由于水流在检测管内通过入口段和喉部的压差流动,且检测管相对于污水排管的直径更小,水流在检测管内流动的阻力相对在污水排管内流动的阻力更大,因此检测管内的水流流速较缓,有利于延长污水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环可封堵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动力向换向阀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所述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入口段,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取液口,取液口上连接手动截止阀。在优选方案一中,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并处于稳定位置后,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从而污水排管中的水流才可进入检测管内。而在加压泵关闭的情况下,加压环退回到靠近入口段的一端,此时动力环使得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且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因此检测管所采集的水样将被隔离在取样管内,通过打开手动截止阀,可排出检测管内的水样,从而便于对污水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以便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管与喉部连接的一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的轴向设有若干通槽,并设有压簧II与挤压杆远离喉部的一端相抵;挤压杆朝向喉部一端设置为可伸入喉部的球面,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将挤压杆压入检测管内;检测管内壁设有可与通槽配合的凸棱,挤压杆被压入检测管时,凸棱与通槽配合。在优选方案二中,在动力环向出口段滑动将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时,挤压杆将伸入喉部内,此时,检测管通过挤压杆侧面的通槽连通喉部。在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的过程中,动力环将挤压挤压杆的球面,从而使得挤压杆向检测管的内部滑动;同时,凸棱与通槽形成配合,挤压杆迅速将检测管阻断,且在挤压杆继续向检测管内部滑动时,挤压杆将对检测管内的水进行挤压,从而增大检测管内部的水压。由于检测管内部的水压增大,在打开手动截止阀时,便于检测管内部的水样排出。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管连接第一单向阀的一端设有热电截止阀,热电截止阀的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n所述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文丘里管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为电控泵,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n所述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换向阀和动力环之间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和动力环之间设有压簧I;所述动力环内嵌有永磁体,且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换向阀为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电源,且线圈通过三极管I和三极管II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电磁阀换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排管和预防池,污水排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泵、加压泵、污水检测部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污水进口、第一排口和第二排口,第一排口通向河道,第二排口连通预防池;
所述污水检测部包括文丘里管和检测管,文丘里管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换向阀的污水进口连通出口段;检测管的一端连通入口段,检测管的另一端连通喉部,检测管内设有污水检测传感器,加压泵为电控泵,加压泵与污水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喉部内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喉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喉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换向阀和动力环之间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和动力环之间设有压簧I;所述动力环内嵌有永磁体,且喉部的外周设有线圈,换向阀为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电源,且线圈通过三极管I和三极管II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电磁阀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河流污染的污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可封堵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动力向换向阀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导通,动力环向入口段滑动,检测管和喉部的连接口封堵;所述检测管与入口段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入口段,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取液口,取液口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洋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