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45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电缆盘放线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的底座,每个底座上分别装有支架,电缆盘所在的转轴I连接两侧的支架,支架的间距大于电缆盘的轴向长度,每侧的支架分别由两根支撑杆构成,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轴I上,该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轴II和传动链I铰接,传动链I与转轴III和转轴V所在的链轮连接,转轴II、转轴III和转轴V分别装在底座上,转轴V与动力装置I连接,动力装置II与转轴IV连接,转轴IV与转轴I通过传动链II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节约成本,避免多人协调配合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放线一般在卸车完毕后,还需要采用汽车吊把大直径电缆盘吊起,然后在两侧安装支架,通过人工把电缆盘安装于支架上方,放线时通过人工或者拖拉机拉电缆头等驱动方式来放线,需要大量机械及人工,操作起来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而且支架搬运受支架大小影响搬运困难,运输麻烦,提升安放支架需要多人协调配合,危险系数大。而且作业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单且造价低的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的底座,每个底座上分别装有支架,电缆盘所在的转轴I连接两侧的支架,支架的间距大于电缆盘的轴向长度,每侧的支架分别由两根支撑杆构成,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轴I上,该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轴II和传动链I铰接,传动链I与转轴III和转轴V所在的链轮连接,转轴II、转轴III和转轴V分别装在底座上,转轴V与动力装置I连接,动力装置II与转轴IV连接,转轴IV与转轴I通过传动链II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方便地进行放线操作,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避免了多人协调配合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还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接收器分别连接电机I和电机II。进一步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的施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1:将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放置到施工位置;步骤2:接通电机电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缆盘需要上升还是下降;步骤3:通过发射器控制电机I带动转轴V和传动链I转动,带动轴I的铰接点下降时,则电缆盘降低,带动轴I的铰接点上升时,则电缆盘升高;步骤4:当电缆盘达到指定高度后,控制电机I停止工作;步骤5:控制电机II旋转,带动转轴IV和传动链II转动,从而使电缆盘同向旋转;步骤6:放线工作完成后,控制电机II停止工作,并断开电机I和电机II的电源。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传统作业成本,不受机械数量和多人协调作业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结构的主视图;图中:1、底座;2、固定轴;3、电机I;4、电机II;5、转轴I;6、转轴II;7、转轴III;8、转轴IV;9、转轴V;10、传动链I;11、传动链II;12、接收器;13、支架;14、电缆盘;15、发射器;16、电池;17、导线;18、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由底座1、固定轴2、支架13、转轴、传动链和电缆盘14等部件组成。底座1设置成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两个底座分别由钢板或槽钢焊接而成,并通过固定轴2连接在一起,从而保持平稳性。每个底座1上分别安装有支架13,电缆盘14所在的转轴I5连接两侧的支架13,两侧支架13之间的间距大于电缆盘14的轴向长度,从而为电缆盘14留下足够的放置空间,将电缆盘14架设在两个底座1的上方。每侧的支架13分别由两根支撑杆构成,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轴I5上,该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轴II6和传动链I10铰接,传动链I10与转轴III7和转轴V9所在的链轮连接。转轴II6、转轴III7和转轴V9分别装在底座1上,转轴V9与作为动力装置I的电机I3连接并在电机I3的驱动下旋转,作为动力装置II的电机II4与转轴IV8连接并驱动转轴IV8旋转,转轴IV8与转轴I5通过所在的链轮与传动链II11连接。底座1上还设有电池16,电池16通过导线17与电机I3和电机II4电连接,作为电源为其提供动力。电机I3和电机II4上设有与其连接的接收器12,接收器12与发射器15信号连接,接收来自发射器15的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送给对应的电机。发射器15上设置控制电机I3的正转、反转和停转按钮以及控制电机I4的正转、反转和停转按钮。为了使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能够方便的移动,在底座1的底部设置了多个万向轮18,从而能够省力地推动放线装置进行移位。本文中设定电机I3正转时,转轴V9顺时针旋转,电机I3反转时,旋转轴V9逆时针旋转。电机II4正转时,转轴IV8顺时针旋转,电缆盘14放线,电机I4反转时,旋转轴V8逆时针旋转,电缆盘14收线。此处的设定仅是为了描述实施例方便,而非对其进行特定限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的施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1:将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放置到施工位置。步骤2:接通电机I3和电机II4的电源,即电池16,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缆盘需要上升还是下降。步骤3:当确定电缆盘14中心需要下降时,通过发射器I5上控制电机I3的正转按钮控制电机I3正转,电机I3驱动转轴V9顺时针旋转,传动链I10也随之顺时针旋转,由于一根支撑架的底端与传动链I10铰接,故而支撑架底端右移,转轴I的铰接点位置下降,电缆盘14高度随之降低;反之,当确定电缆盘14需要上升时,通过发射器15上控制电机I3的反转按钮控制电机I3驱动转轴V9逆时针旋转,传动链I10带动支架13左移,转轴I的铰接点位置上升,电缆盘14高度也随之升高。步骤4:当电缆盘14达到指定高度后,通过发射器15上控制电机I3的停转按钮控制电机I3停止工作。步骤5:需要放线时,通过发射器15上控制电机II4的正转按钮控制电机II4正转,电机II4驱动转轴IV顺时针旋转,带动传动链II11和转轴I5也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缠绕电缆的电缆盘14放线;如果放线长度超过所需电缆长度时,则通过发射器15上控制电机II4的反转按钮控制电机II4反转,电机II4驱动转轴IV8逆时针旋转,带动传动链II11和转轴I5也逆时针旋转,从而使缠绕电缆的电缆盘14收线。步骤6:放线工作完成后,通过发射器上控制电机II4的停转按钮控制电机II4停止工作,并断开电机I3和电机II4的电源。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方便地进行收放线操作,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避免了多人协调配合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的底座,每个底座上分别装有支架,电缆盘所在的转轴I连接两侧的支架,支架的间距大于电缆盘的轴向长度,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支架分别由两根支撑杆构成,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轴I上,该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轴II和传动链I铰接,传动链I与转轴III和转轴V所在的链轮连接,转轴II、转轴III和转轴V分别装在底座上,转轴V与动力装置I连接,动力装置II与转轴IV连接,转轴IV与转轴I通过传动链II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的底座,每个底座上分别装有支架,电缆盘所在的转轴I连接两侧的支架,支架的间距大于电缆盘的轴向长度,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支架分别由两根支撑杆构成,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轴I上,该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轴II和传动链I铰接,传动链I与转轴III和转轴V所在的链轮连接,转轴II、转轴III和转轴V分别装在底座上,转轴V与动力装置I连接,动力装置II与转轴IV连接,转轴IV与转轴I通过传动链II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电缆盘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接收器分别连接电机I和电机I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君孟晶晶李岩李晓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