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3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手套,属于手套技术领域,包括手掌部、分别连接在手掌部两端的手指部和手腕部,手掌部和手指部均为双层材料结构,且手掌部和手指部的外层为相连的耐磨层,手掌部的内层为第一防护层,手指部的内层为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通过针线缝接,第一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一防护腔,第一防护腔内设有抗压板,手掌部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抗压板位于掌背面,第二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护腔,第二防护腔内设有防割垫,手指部分为五指,每指从里到外分为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防割垫位于第一节和第二节,达到了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实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手套
本技术涉及手套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护手套。
技术介绍
维修工人在作业时手比较容易被划伤或者被压伤,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十分必要,尤其在一些危险领域,为防止手部受伤,需要佩戴防护手套来确保双手的安全。现有的防护手套一般在传统帆布或棉布手套的基础上设置防护涂层,通过防护涂层使手部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保障工作人员手部的安全,但是这种手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不够好。而且这种防护手套没有针对性,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尤其是在高处或者机器底部安装螺钉、螺母等小零件时,螺钉、螺丝等小零件极易从手中脱落,既影响工作进度,又给其他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护手套,具有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实用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分别连接在手掌部两端的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掌部和手指部均为双层材料结构,且手掌部和手指部的外层为相连的耐磨层,所述手掌部的内层为第一防护层,所述手指部的内层为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通过针线缝接,所述第一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一防护腔,所述第一防护腔内设有抗压板,所述手掌部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所述抗压板位于掌背面,所述第二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护腔,所述第二防护腔内设有防割垫,所述手指部分为五指,每指从里到外分为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所述防割垫位于第一节和第二节。通过上述设置,在手指部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设置了防割垫,能够有效预防来自锋利物体的割伤,并且维修工人在握持物品或者拉扯绳索时,手指弯曲后第一节和第二节上的防割垫刚好可以将物品或者绳索夹得更紧,更利于人们发力;在手掌部的掌背面上设置了抗压板,能够有效抵挡外界重物的压力。抗压板是通过环保胶水粘贴在耐磨层内侧、第一防护层外侧,防割垫是通过环保胶水粘贴在耐磨层内侧、第二防护层外侧。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耐磨层为人造皮革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为尼龙橡皮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纤维层,所述抗压板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防割垫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上述设置,人造皮革层具有阻燃、耐磨、耐光照、耐老化的特性,而且造价比较低廉,比较适于批量生产,使该手套的寿命更长;尼龙橡皮层使得手套佩戴起来更加贴手,从而更好的将手套与手部贴合,方便手部活动;纤维使得第二防护层更加柔软、透气、细腻;抗压板为碳纤维材料制成,重量轻,并且强度高;防割垫为橡胶材料制成,比较柔软,更方便手指弯曲。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三节的耐磨层外侧设有防滑条纹。通过上述设置,防滑条纹可以增大摩擦力,保证维修人员握住零件时零件不容易滑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防护腔内还设有缓冲胶垫,所述缓冲胶垫位于掌心面,且缓冲胶垫的中心设有圆孔。通过上述设置,缓冲胶垫的存在增强了保护效果,维修人员在攀爬时,缓冲胶垫可以对手掌起到缓冲作用,缓冲胶垫中心开设的圆孔是为了方便手掌的弯曲。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抗压板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安装孔大小适配的磁铁,所述磁铁的边缘通过胶水与抗压板粘合。通过上述设置,当维修人员在高处或者机器底部安装螺钉、螺母等小零件时,可以将这些小零件通过磁铁吸附在掌背面,有效避免了这些小零件从手中脱落,而且在脱去手套时,能利用磁力将左右两只手套吸住,避免出现单只手套丢失的情况。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掌背面的耐磨层外侧通过针线缝接有压条,所述掌背面的耐磨层外侧设有公魔术贴,所述压条上设有与公魔术贴对应的母魔术贴。通过上述设置,压条配合上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可以将吸附在掌背面的小零件压住,进一步防止了小零件的脱落,在遇到一些小零件其铁、镍、钴等金属含量较低时,导致磁铁吸引力较小,通过压条能大大避免这些零件的脱落,使用时,工人们可以先撕开压条,然后将小零件吸附在掌背面,最后将压条按回即可。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压条的外侧面设有网兜。通过上述设置,网兜的存在可以供维修工人在网兜内塞一些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小零件,使本技术更加实用。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手指部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设置了防割垫,能够有效预防来自锋利物体的割伤,并且维修工人在握持物品或者拉扯绳索时,手指弯曲后第一节和第二节上的防割垫刚好可以将物品或者绳索夹得更紧,更利于人们发力;在手掌部的掌背面上设置了抗压板,能够有效抵挡外界重物的压力。通过磁铁可以将螺丝等小零件吸附在掌背面,方便维修工人在高处或者机器底部作业,有效避免了这些小零件从手中脱落,而且在脱去手套时,能利用磁力将左右两只手套吸住,避免出现单只手套丢失的情况。压条的设计能进一步避免这些零件的脱落,而且压条的外侧面设有网兜,网兜的存在可以供维修工人在网兜内塞一些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小零件,更加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手心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手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抗压板和磁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胶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手掌部;2、手指部;3、手腕部;4、抗压板;5、防割垫;6、第一节;7、第二节;8、第三节;9、防滑条纹;10、缓冲胶垫;11、圆孔;12、安装孔;13、磁铁;14、压条;15、公魔术贴;16、母魔术贴;17、网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防护手套,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护手套,一种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1、分别连接在手掌部1两端的手指部2和手腕部3,手掌部1和手指部2均为双层材料结构,且手掌部1和手指部2的外层为相连的耐磨层,手掌部1的内层为第一防护层,手指部2的内层为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通过针线缝接,第一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一防护腔,第一防护腔内设有抗压板4,手掌部1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抗压板4位于掌背面,第二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护腔,第二防护腔内设有防割垫5,手指部2分为五指,每指从里到外分为第一节6、第二节7和第三节8,防割垫5位于第一节6和第二节7。在手指部2的第一节6和第二节7设置了防割垫5,能够有效预防来自锋利物体的割伤,并且维修工人在握持物品或者拉扯绳索时,手指弯曲后第一节6和第二节7上的防割垫5刚好可以将物品或者绳索夹得更紧,更利于人们发力;在手掌部1的掌背面上设置了抗压板4,能够有效抵挡外界重物的压力。抗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分别连接在手掌部两端的手指部和手腕部,其特征是,所述手掌部和手指部均为双层材料结构,且手掌部和手指部的外层为相连的耐磨层,所述手掌部的内层为第一防护层,所述手指部的内层为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通过针线缝接,所述第一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一防护腔,所述第一防护腔内设有抗压板,所述手掌部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所述抗压板位于掌背面,所述第二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护腔,所述第二防护腔内设有防割垫,所述手指部分为五指,每指从里到外分为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所述防割垫位于第一节和第二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分别连接在手掌部两端的手指部和手腕部,其特征是,所述手掌部和手指部均为双层材料结构,且手掌部和手指部的外层为相连的耐磨层,所述手掌部的内层为第一防护层,所述手指部的内层为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通过针线缝接,所述第一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一防护腔,所述第一防护腔内设有抗压板,所述手掌部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所述抗压板位于掌背面,所述第二防护层与耐磨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护腔,所述第二防护腔内设有防割垫,所述手指部分为五指,每指从里到外分为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所述防割垫位于第一节和第二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套,其特征是,所述耐磨层为人造皮革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为尼龙橡皮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纤维层,所述抗压板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防割垫为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爱月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县安顺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