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8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包括套管、工装轴杆和拉马,所述拉马上设置有拉爪和拉马顶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外圆上设置有连接风叶轮毂中心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有外法兰,所述工装轴杆置于所述套管的内孔中,且所述工装轴杆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的端面,所述拉马顶杆顶住所述工装轴杆的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方便风叶拆卸的同时,也保证了拆卸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叶拆卸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艺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叶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船舶风机修理时经常需要从风叶主轴上拆卸风叶,有一种防爆风机其风叶本体没有可以用普通拉马抓紧着力的地方,传统办法之一是火焰加热风叶轮毂的同时在背面击打的方式拆出,但风叶轮背面较深且空间有限,无法加热到需要的部位,敲击无空间易使风叶变形;另一种方法是在风叶轴毂上钻孔攻丝,然后用丝杆和千斤顶将风叶拆出,但新钻孔会降低风叶强度,且钻孔攻丝费时费力。另外,传统火焰加热方法由于加热不均匀,容易引起风叶、风叶轮毂冷却后的风叶整体变位,风叶的变位一方面增大了风机运行的噪声,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风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叶拆卸工具,旨在方便风叶的拆卸,并保证拆卸的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包括套管、工装轴杆和拉马,所述拉马上设置有拉爪和拉马顶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外圆上设置有连接风叶轮毂中心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有外法兰,所述工装轴杆置于所述套管的内孔中,且所述工装轴杆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的端面,所述拉马顶杆顶住所述工装轴杆的另一端。使用时,先将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到风叶轮毂上,然后将工装轴杆插入套管的内孔,让工装轴杆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的端面,装上拉马使得拉马的拉爪钩住外法兰、拉马顶杆顶住工装轴杆的另一端,操作拉马,均匀缓慢把风叶拉出。优选的,所述拉马为机械拉马或液压拉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之一,所述套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轮毂的端面进行加热的盘形加热器。优选的,所述盘形加热器包括外套在所述套管外圆上的盘形罩壳、设置在所述盘形罩壳内部的红外线电热元件,所述盘形罩壳的内表面设置为反光面,所述盘形罩壳的敞口朝向所述风叶轮毂的端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之二,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主轴的端面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循环装置。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为油冷循环装置,所述油冷循环装置包括在靠近所述风叶轮毂的所述套管的一端端面上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分别设置的进油孔和出油孔,以及在所述套管的外圆上分别设置的连通所述进油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孔的出油口。优选的,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油冷循环装置还包括循环泵和油箱,所述循环泵的吸入口通过吸入管路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循环泵的吐出口通过吐出管路连接至所述进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路连接至所述油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之三,所述油冷循环装置还包括通过弹性扎带包扎在靠近所述风叶轮毂背侧部位的风叶主轴外圆上的一段空心塑料软带,所述空心塑料软带的两端口部分别热压连接有进口管接头和出口管接头,所述进口管接头通过吐出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吐出口,所述出口管接头通过出油管路连接所述油箱。优选的,在所述吐出管路上还设置有自动温控型油冷机。优选的,在所述空心塑料软带的外表面除了与风叶主轴接触部分不涂柔性保温隔热涂层外,其余外表面涂有柔性保温隔热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效率高。第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通过在套管外圆上设置圆盘加热器,相比传统人工火焰加热起加热较为均匀,拆卸后的风叶变形小,克服了传统火焰加热不均匀引起的风叶整体变位导致的风机噪声增大、风机效率降低的弊端。第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进一步在风叶主轴端部设置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外热内冷的方式提高了风叶轮毂与风叶主轴端部之间的温差,由此克服了传统拆卸加热时风叶轮毂和风叶主轴温差无法有效提高的弊端,由此大大方便了配合较紧的风叶的拆卸。第四,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冷却循环装置采用油冷循环装置,在冷却的同时其冷却用的冷却油还能够渗透到风叶轮毂与风叶主轴之间的配合面上,从而更加有利于风叶的拆卸。第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冷却循环装置中设置有自动温控油冷机,从而使得风叶轮毂与风叶主轴之间温差能够根据拆卸地需要进行控制。第六,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空心塑料软带可以较为方便地设置在靠近风叶轮毂背侧部位的风叶主轴外圆上,从而实现了对于风叶主轴的双侧冷却,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拆卸地方便性和拆卸地质量。另外,通过在空心塑料软带的外表面上与风叶主轴不接触部分设置柔性保温隔热涂层,可以有效降低冷量的流逝,其对风叶主轴的冷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图1的风叶拆卸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风叶拆卸工具设置了油冷循环装置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空心塑料软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工装轴杆,3、拉马,4、拉爪,5、拉马顶杆,6、风叶轮毂,7、外法兰,8、盘形加热器,9、盘形罩壳,10、红外线电热元件,11、进油孔,12、出油孔,13、进油口,14、出油口,15、循环泵,16、油箱,17、吸入管路,18、吐出管路,19、出油管路,20、空心塑料软带,21、进口管接头,22、出口管接头,23、自动温控型油冷机,24、风叶,25、风叶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的实施例,包括套管1、工装轴杆2和拉马3,所述拉马3上设置有拉爪4和拉马顶杆5,所述套管1的一端外圆上设置有连接风叶轮毂6中心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套管1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有外法兰7,所述工装轴杆2置于所述套管1的内孔中,且所述工装轴杆2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25的端面,所述拉马顶杆5顶住所述工装轴杆2的另一端。使用时,先将套管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到风叶轮毂6上,然后将工装轴杆2插入套管1的内孔,让工装轴杆2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25的端面,装上拉马3使得拉马3的拉爪4钩住外法兰7、拉马顶杆5顶住工装轴杆2的另一端,操作拉马3,均匀缓慢把风叶24拉出。优选的,所述拉马3为机械拉马或液压拉马。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之一,所述套管1的外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轮毂6的端面进行加热的盘形加热器8。优选的,所述盘形加热器8包括外套在所述套管1外圆上的盘形罩壳9、设置在所述盘形罩壳9内部的红外线电热元件10,所述盘形罩壳9的内表面设置为反光面,所述盘形罩壳9的敞口朝向所述风叶轮毂6的端面。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之二,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主轴25的端面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循环装置。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为油冷循环装置,所述油冷循环装置包括在靠近所述风叶轮毂6的所述套管1的一端端面上沿所述套管1的轴向分别设置的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以及在所述套管1的外圆上分别设置的连通所述进油孔11的进油口13、连通所述出油孔12的出油口14。优选的,所述进油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工装轴杆和拉马,所述拉马上设置有拉爪和拉马顶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外圆上设置有连接风叶轮毂中心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有外法兰,所述工装轴杆置于所述套管的内孔中,且所述工装轴杆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的端面,所述拉马顶杆顶住所述工装轴杆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工装轴杆和拉马,所述拉马上设置有拉爪和拉马顶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外圆上设置有连接风叶轮毂中心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有外法兰,所述工装轴杆置于所述套管的内孔中,且所述工装轴杆的一端顶住风叶主轴的端面,所述拉马顶杆顶住所述工装轴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马为机械拉马或液压拉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轮毂的端面进行加热的盘形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加热器包括外套在所述套管外圆上的盘形罩壳、设置在所述盘形罩壳内部的红外线电热元件,所述盘形罩壳的内表面设置为反光面,所述盘形罩壳的敞口朝向所述风叶轮毂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风叶主轴的端面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循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清李臣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