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盘、以及分布在转盘一侧的修补机构,所述转盘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承载定位球头并与修补机构配合以使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修补的自转式修补座,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使转盘及自转式修补座转动的驱动机构。与人工修补方式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省时省力,修补快速便捷,且修补效果好;与现有的模压修补方式相比,通过设置的修补机构及带有两个呈半环状结构定位块的自转式修补座,使得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一次半边修补,不用考虑每次修补后球头脱模的问题以及不用增设球头脱模机构,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达到修补的目的同时还易于操作与维护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
,具体为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
技术介绍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羽毛球的生产工艺分为制毛、制头、组合三大工段。制头又可分为磨头、包皮、烘干、称重等工序。球头的包皮工序是先通过机器将白色人造皮切割成一张张圆形后,再用白乳胶将磨好的球头与人造皮粘连在一起。球头在包皮过程中,有时因为人为或机器故障的原因,会使包覆在球头上的人造皮发生褶皱,尤其是人造皮与球头上硬木部分之间存有空隙,空隙内留有空气,从而造成粘连度不够,容易导致人造皮从球头上脱落。现有的球头修补方式一般有人工和模压两种方式,人工修补方式费时费力;而模压修补方式则存在球头在模压修补后,容易卡入模压盒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盘、以及分布在转盘一侧的修补机构,所述转盘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承载定位球头并与修补机构配合以使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修补的自转式修补座,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使转盘及自转式修补座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自转式修补座上开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内设有弹簧以及与修补机构配合并对球头起定位作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且均为半环状结构并相互贴合构成一个完整环形定位块。进一步地,所述修补机构包括与定位块形状适配的修补模压座、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丝杆及支撑架、与丝杆连接的升降电机,所述修补模压座通过连接座板对应安装在丝杆及滑装在支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转盘同轴连接的一号齿轮、与自转式修补座同轴连接的二号齿轮、以及分别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齿轮、二号齿轮、驱动齿轮的直径之比为2:1:2,所述驱动齿轮为齿数对应90°圆心角的不完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下方靠近修补机构的工作台上设有与转盘底部接触用于辅助支撑转盘的支撑软木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人工修补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省时省力,修补快速便捷,且修补效果好;与现有的模压修补方式相比,通过设置的修补机构及带有两个呈半环状结构定位块的自转式修补座,使得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一次半边修补,不用考虑每次修补后球头脱模的问题以及不用增设球头脱模机构,使得本专利技术在达到修补的目的同时还易于操作与维护维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剖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右侧设置有转盘2,转盘2的左侧设置有修补机构,转盘2上圆周均布有四个自转式修补座3,每一个自转式修补座3上均开设有一个环形定位槽4,环形定位槽4内对应设有弹簧5以及与弹簧5连接的两个为半环状结构并能够相互贴合构成一个完整环形定位块的定位块6,两个定位块6互不影响对方伸缩。两个定位块6构成的完整环形定位块能够对球头进行定位并保证修补过程中球头的稳定性。转盘2上左侧部的自转式修补座3与修补机构上下对应,以配合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修补。所述修补机构包括与定位块6形状适配也是半环状结构的修补模压座7、设置在工作台1左侧的丝杆8及支撑架9、以及固定在工作台1左侧底部且与丝杆8连接的升降电机10,所述修补模压座7通过其上端部设置的连接座板11对应安装在丝杆8及滑装在支撑架9上,其中丝杆8能够带动修补模压座7竖直上下升降,支撑架9上设有导向滑槽91,连接座板11滑装在导向滑槽91内,为其升降提供导向,修补模压座7下压时只会与两个定位块6中的一个配合,另一个定位块6起到了在修补时抵消球头所受的径向外侧冲击力,保证了球头修补时的稳定性,提高修补质量。另外,修补模压座7每次下压只能够修补一半球头,与一次修补整个球头相比,不用考虑球头从修补模压座7脱模的问题,以及不用增设用于球头从修补模压座7脱模的脱模装置。修补模压座7每次下压只能够修补一半球头,所以修补模压座7每下压一次,自转式修补座3就需要自转180°,此外,每当位于转盘2左侧的自转式修补座3上的球头完成修补后,转盘2需要旋转90°进行下一个球头的修补,因此,在转盘2底部的工作台1上设有能够驱使转盘2及自转式修补座3转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与转盘2同轴连接的一号齿轮12、与自转式修补座3同轴连接的二号齿轮13、以及分别与一号齿轮12、二号齿轮13啮合的驱动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14同轴连接有设置在工作台1底部的驱动电机15。如图4所示,一号齿轮12、二号齿轮13、驱动齿轮14的齿轮直径之比为2:1:2。另外,所述驱动齿轮14为不完全齿轮,其上有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即为四分之一有齿齿轮,因此,能够实现一号齿轮12、二号齿轮13的间歇转动,且能够转动对应所需的角度。当修补机构下压与自转式修补座3配合对球头进行修补时,转盘2的左侧部会承受较大的下压冲击力。因此为了避免转盘2的转轴变形甚至断裂,减小其所受的下压冲击力,转盘2下方靠近修补机构的工作台1上设有与转盘2底部接触的支撑软木座16。使用过程:将带有褶皱的球头倒立放置在由两个定位块6构成的完整的环状定位块中。转盘2左侧自转式修补座3上的两个定位块6要求左右贴合,有且只有一个定位块6能够与修补模压座7配合。初始时,驱动齿轮14处于与一号齿轮12刚脱离啮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需要预先调整驱动电机15的转速,要求转盘2和自转式修补座3以低速的状态转动。启动升降电机10,修补模压座7在丝杆8的带动及支撑架9的导向下,匀速下降对下方的球头进行修补,修补模压座7下压过程中,先与下方对应的定位块6接触,接着将定位块6压入环形定位槽4内,与此同时,另一个定位块6继续对球头进行定位固定并抵消修补模压座7下压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外侧冲击力。修补模压座7完成球头一半修补后,启动驱动电机15,驱动齿轮14顺时针旋转360°,先与二号齿轮13啮合,使自转式修补座3旋转180°,使得修补模压座7接着完成球头另一半的修补。然后与一号齿轮12啮合,使转盘2转动90°,使后侧的自转式修补座3转至左侧进行下一个球头的修补。在驱动齿轮14转动360°中,其中有两次转动90°的过程中,一号齿轮12、二号齿轮13均处于间歇状态,在这两次的间歇期间,修补模压座7完成两次修补复位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转盘(2)、以及分布在转盘(2)一侧的修补机构,所述转盘(2)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承载定位球头并与修补机构配合以使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修补的自转式修补座(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驱使转盘(2)及自转式修补座(3)转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转盘(2)、以及分布在转盘(2)一侧的修补机构,所述转盘(2)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承载定位球头并与修补机构配合以使修补机构对球头进行修补的自转式修补座(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驱使转盘(2)及自转式修补座(3)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式修补座(3)上开设有环形定位槽(4),所述环形定位槽(4)内设有弹簧(5)以及与修补机构配合并对球头起定位作用的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设有两个且均为半环状结构并相互贴合构成一个完整环形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羽毛球加工中包皮的粘连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机构包括与定位块(6)形状适配的修补模压座(7)、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丝杆(8)及支撑架(9)、与丝杆(8)连接的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庆好,汪光飞,黄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县光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