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呼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
技术介绍
经历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口罩防飞沫,如何安全呼吸无病毒、干净的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让身处病毒环境的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呼吸已经成为一个难题。如何在疫情中或之后的电影院等密闭场所内让人安全观影和产业复工已经成为一个难题。为此,急需一种自封闭系统内的个人呼吸装置,解决疫情中的个人呼吸和与病毒的完全隔离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自封闭环境呼吸系统,如潜水、登山都用高压氧气瓶供氧。但氧气瓶需要高压生产,且自重大和只能一次性供氧,局限性明显。后来出现了呼吸面罩,开始用化学反应方式制氧来取代笨重的高压氧气瓶,呼吸面罩可以用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但是制造的氧气还不足以满足人肺部呼吸。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一种密闭气道装置与肺部形成联通的呼吸环境,在该气道中设置化学反应装置,用化学反应方式吸走肺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补足呼吸所需的氧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达成一种肺部吸氧和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所述头戴部件用于戴在用户的头部且所述头戴部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空气循环出气孔和空气循环进气孔,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干燥仓,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混合仓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暂存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暂存仓的出气口与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所述头戴部件用于戴在用户的头部且所述头戴部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空气循环出气孔和空气循环进气孔,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干燥仓,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混合仓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暂存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暂存仓的出气口与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仓包括外壳、反应烧瓶和送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拉簧悬吊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吊环套设于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外侧,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设有用于封闭住瓶口的气液分离膜,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伸入所述反应烧瓶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外壳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硬管、送料软管和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硬管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硬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送料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送料电机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从所述送料硬管的远离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送料硬管内,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内设有蜂窝状过氧化钠芯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与所述干燥仓之间的管道外侧套设有冷却环,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大分子隔膜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暂存仓内设有第一含氧量传感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