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斌专利>正文

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99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属于呼吸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二氧化碳吸收仓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二氧化碳吸收仓与空气混合仓通过管道连通,制氧仓与空气混合仓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混合仓与空气暂存仓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暂存仓与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第一风扇与控制器连接。其使用方便,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排放到外界,而是用来反应制成氧气,而且空气不与外界交换,该供氧方法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为人体提供质量较佳的空气,较好的保证了呼吸空气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呼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及供氧方法。
技术介绍
经历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口罩防飞沫,如何安全呼吸无病毒、干净的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让身处病毒环境的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呼吸已经成为一个难题。如何在疫情中或之后的电影院等密闭场所内让人安全观影和产业复工已经成为一个难题。为此,急需一种自封闭系统内的个人呼吸装置,解决疫情中的个人呼吸和与病毒的完全隔离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自封闭环境呼吸系统,如潜水、登山都用高压氧气瓶供氧。但氧气瓶需要高压生产,且自重大和只能一次性供氧,局限性明显。后来出现了呼吸面罩,开始用化学反应方式制氧来取代笨重的高压氧气瓶,呼吸面罩可以用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但是制造的氧气还不足以满足人肺部呼吸。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一种密闭气道装置与肺部形成联通的呼吸环境,在该气道中设置化学反应装置,用化学反应方式吸走肺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补足呼吸所需的氧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达成一种肺部吸氧和供氧的平衡状态,从而建立一套安全独立的呼吸系统,来解决上述各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供氧方法,其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为人体提供质量较佳的空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所述头戴部件用于戴在用户的头部且所述头戴部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空气循环出气孔和空气循环进气孔,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干燥仓,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混合仓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暂存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暂存仓的出气口与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制氧仓包括外壳、反应烧瓶和送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拉簧悬吊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吊环套设于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外侧,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设有用于封闭住瓶口的气液分离膜,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伸入所述反应烧瓶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外壳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硬管、送料软管和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硬管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硬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送料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送料电机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从所述送料硬管的远离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送料硬管内,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内设有蜂窝状过氧化钠芯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与所述干燥仓之间的管道外侧套设有冷却环,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大分子隔膜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暂存仓内设有第一含氧量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含氧量传感器和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干燥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第二含氧量传感器,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含氧量传感器和所述气体流量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干燥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风扇,所述空气暂存仓与所述头戴部件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风扇和电磁阀,所述第三风扇、所述第四风扇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的,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外联呼吸控制阀,所述外联呼吸控制阀用于与新鲜空气存储袋或外界空气通过管道连通。可选的,所述头戴部件为面罩或头盔,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所述空气混合仓、所述制氧仓、所述空气暂存仓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件上。可选的,所述头戴部件为面罩或头盔,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所述空气混合仓、所述制氧仓、所述空气暂存仓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件上,或者,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所述空气混合仓、所述制氧仓、所述空气暂存仓和所述控制器均通过悬挂件穿戴在人体身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供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人体呼出的气体被输送至二氧化碳吸收仓内,在二氧化碳吸收仓中,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并反应生成氧气;S2:经过二氧化碳吸收仓处理后的气体流入空气混合仓内,同时对二氧化碳吸收仓处理后的气体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S3:根据S2步骤中含氧量检测的结果,控制制氧仓向空气混合仓中输送氧气的量,保证空气混合仓中氧含量占比为21%-24%;S4:空气混合仓的气体在输送至空气暂存仓中,然后进行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当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符合设定要求时,空气暂存仓内的气体被输送至头戴部件内供人们呼吸;当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不符合设定要求时,若使用者处于可以取下头戴部件的环境时,则取下头戴部件,若使用者处于不能取下头戴部件的环境时,则继续将空气暂存仓中的气体输送至头戴部件内,同时通过外联呼吸控制阀可以使用与之连接的新鲜空气袋中的空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使用方便,头戴部件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成分在第一风扇的作用下被输送至二氧化碳吸收仓内,二氧化碳气体在二氧化碳吸收仓内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二氧化碳吸收仓内生成的氧气和其他没有被吸收的气体流入空气混合仓内,制氧仓内产生的氧气也会流入到空气混合仓内,空气混合仓内的气体混合后流入到空气暂存仓内,流入到空气暂存仓内的空气是质量较好的空气,空气暂存仓内的空气流入到头戴部件内供使用者呼吸,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在封闭环境中提供呼吸所需的空气。本呼吸系统能够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排放到外界,而是用来反应制成氧气,从而保证密闭环境中氧气的供给,而且空气不与外界交换,较好的保证了呼吸空气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供氧方法,其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为人体提供质量较佳的空气,较好的保证了呼吸空气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所述头戴部件用于戴在用户的头部且所述头戴部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空气循环出气孔和空气循环进气孔,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干燥仓,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混合仓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暂存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暂存仓的出气口与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部件、二氧化碳吸收仓、空气混合仓、制氧仓、空气暂存仓和控制器,所述头戴部件用于戴在用户的头部且所述头戴部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头戴部件上设有空气循环出气孔和空气循环进气孔,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出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的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干燥仓,所述制氧仓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混合仓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暂存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暂存仓的出气口与所述头戴部件的空气循环进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仓包括外壳、反应烧瓶和送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拉簧悬吊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吊环套设于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外侧,所述反应烧瓶的瓶口设有用于封闭住瓶口的气液分离膜,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伸入所述反应烧瓶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外壳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混合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硬管、送料软管和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硬管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硬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送料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且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膜至所述反应烧瓶内部,所述送料电机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从所述送料硬管的远离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送料硬管内,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内设有蜂窝状过氧化钠芯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仓与所述干燥仓之间的管道外侧套设有冷却环,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大分子隔膜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制氧循环安全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混合仓与所述空气暂存仓之间的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暂存仓内设有第一含氧量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斌曾昱翔
申请(专利权)人:曾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