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使用方法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膏药制作及治病研发
,具体涉及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使用方法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利用药膏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到清代膏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如此膏药的品种更加丰富,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既能治表,兼可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厚重久贴,一般来说病在外者贴敷患处,勤换。病在内者贴敷要穴,3~5天一换,用此方无任何毒副作用,比吃药打针更安全,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目前还没有同时具有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功能的中药外贴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贴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阿魏45~55份、山柰45~55份、生南星45~55份、天龙45~55份、地龙45~55份、白僵蚕45~55份、蜈蚣45~55份、全蝎45~55份、乌梢蛇45~55份、三棱45~55份、莪术45~55份、绞股蓝45~55份、芦荟45~55份,生草乌25~35份、生川乌25~35份、水蛭25~35份、虻虫25~35份、红豆杉25~35份、斑蝥25~35份、昆布25~35份、海藻25~35份、丁香25~35份、鲜蟾酥9~11份、红丹900~1100份、山茶油900~1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贴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阿魏45~55份、山柰45~55份、生南星45~55份、天龙45~55份、地龙45~55份、白僵蚕45~55份、蜈蚣45~55份、全蝎45~55份、乌梢蛇45~55份、三棱45~55份、莪术45~55份、绞股蓝45~55份、芦荟45~55份,生草乌25~35份、生川乌25~35份、水蛭25~35份、虻虫25~35份、红豆杉25~35份、斑蝥25~35份、昆布25~35份、海藻25~35份、丁香25~35份、鲜蟾酥9~11份、红丹900~1100份、山茶油900~1100份、桐子油900~1100份、香麻油900~1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贴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阿魏48~52份、山柰48~52份、生南星48~52份、天龙48~52份、地龙48~52份、白僵蚕48~52份、蜈蚣48~52份、全蝎48~52份、乌梢蛇48~52份、三棱48~52份、莪术48~52份、绞股蓝48~52份、芦荟48~52份、生草乌28~32份、生川乌28~32份、水蛭28~32份、虻虫28~32份、红豆杉28~32份、斑蝥28~32份、昆布28~32份、海藻28~32份、丁香28~32份、鲜蟾酥8~12份,红丹980~1020份、山茶油980~1020份、桐子油980~1020份、香麻油980~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治肿瘤、疔疮痈毒、骨质增生及痛风的中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贴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阿魏50份、山柰50份、生南星50份、天龙50份、地龙50份、白僵蚕50份、蜈蚣50份、全蝎50份、乌梢蛇50份、三棱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盛东,邹志龙,邹蛟,邹明,罗纲,
申请(专利权)人:邹盛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