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正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73975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所述的药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4份、黄芪2‑4份、茅根2‑4份、双花2‑4份、甘遂1‑2份、黑茶4‑6份、大黄3‑5份、黑丑3‑5份、车前子1‑2份、大赖2‑4份、茯苓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丸使用纯天然中草药,经过提取,降低了药渣对人体造成的不良作用,使用方便,用药剂量少,绿色环保,对治疗各类急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均有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能有效分解排泄血肌肝,尿素氮及血液毒素,对一些尿毒症患者可替代血液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无副作用,无激素对身体不会造成再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缺乏供体,肾移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4份、黄芪2-4份、茅根2-4份、双花2-4份、甘遂1-2份、黑茶4-6份、大黄3-5份、黑丑3-5份、车前子1-2份、大赖2-4份、茯苓2-4份。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3份、黄芪2-3份、茅根2-3份、双花2-3份、甘遂1-1.5份、黑茶4-5份、大黄3-4份、黑丑3-4份、车前子1-1.5份、大赖2-3份、茯苓2-3份。进一步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3份、黄芪3份、茅根3份、双花3份、甘遂1.5份、黑茶5份、大黄4份、黑丑4份、车前子1.15份、大赖3份、茯苓3份。上述药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原料组分洗净,晾干,制得晾干的中药;S2.将晾干的中药进行粉碎,再向其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离心,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固体残渣;S3.将第一次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二固体残渣;S4.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进行混合,加热,减压浓缩,制得浓缩浸膏;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烘干,制得药丸。步骤S2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50℃提纯3h;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60℃提纯3h。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2至1:10;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所述的提取剂与第一固体残渣的重量份数比为1:2至1:10。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10。步骤S5中所述的烘干为置于55-75℃烘箱中烘干。步骤S5中所述的药丸重量为0.8g。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保护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药丸作为治疗尿毒症、急慢性肾炎和肾衰竭药品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各个中药成分的功效:丹参:性味,味苦,微寒。归心、肝经。作用: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黄芪:性味,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作用: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茅根: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归肺经、胃经、小肠经。作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双花:性味,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作用: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用于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甘遂:性味,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经。作用:泻水逐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黑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物质等。饮用黑茶具有解油,减脂,抗癌,抗氧化,降血压血糖,杀菌消炎,利尿解毒的功效。大黄:性味,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作用: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黑丑:性味,味苦,性寒,有小毒。作用:泻下逐水,消痰驱蛔。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痰饮咳喘。车前子:性味,味甘,性寒。归肾、膀胱、肝、肺经。作用: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大赖:性味,味淡,性寒。归肺经。作用: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茯苓:性味,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作用: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丸使用纯天然中草药,经过提取,降低了药渣对人体造成的不良作用,使用方便,用药剂量少,绿色环保,对治疗各类急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均有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能有效分解排泄血肌肝,尿素氮及血液毒素,对一些尿毒症患者可替代血液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无副作用,无激素对身体不会造成再次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3份、黄芪3份、茅根3份、双花3份、甘遂1.5份、黑茶5份、大黄4份、黑丑4份、车前子1.15份、大赖3份、茯苓3份。上述药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原料组分洗净,晾干,制得晾干的中药;S2.将晾干的中药进行粉碎,再向其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离心,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固体残渣;S3.将第一次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二固体残渣;S4.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进行混合,加热,减压浓缩,制得浓缩浸膏;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烘干,制得药丸。步骤S2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5℃提纯3h;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50℃提纯3h。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2至1:10;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所述的提取剂与第一固体残渣的重量份数比为1:2至1:10。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10。步骤S5中所述的烘干为置于65℃烘箱中烘干。步骤S5中所述的药丸重量为0.8g。实施例2一种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4份、黄芪2-4份、茅根2-4份、双花2-4份、甘遂1-2份、黑茶4-6份、大黄3-5份、黑丑3-5份、车前子1-2份、大赖2-4份、茯苓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4份、黄芪2-4份、茅根2-4份、双花2-4份、甘遂1-2份、黑茶4-6份、大黄3-5份、黑丑3-5份、车前子1-2份、大赖2-4份、茯苓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2-3份、黄芪2-3份、茅根2-3份、双花2-3份、甘遂1-1.5份、黑茶4-5份、大黄3-4份、黑丑3-4份、车前子1-1.5份、大赖2-3份、茯苓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丹参3份、黄芪3份、茅根3份、双花3份、甘遂1.5份、黑茶5份、大黄4份、黑丑4份、车前子1.15份、大赖3份、茯苓3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原料组分洗净,晾干,制得晾干的中药;S2.将晾干的中药进行粉碎,再向其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离心,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固体残渣;S3.将第一次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搅拌,加热提纯,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二固体残渣;S4.将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郭正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