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90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包扣具,包括:母座和插扣,母座包括第一壳体、锁轴、弹性组件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凹槽,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容置腔内,锁轴包括锁定端和按压端,锁定端位于弹性组件的上方,按压端贯穿第一壳体,插扣上设置有导引斜面和第二凹槽,锁定端的一端设置有斜肩面;当插扣插入第一凹槽时,插扣的导引斜面与锁轴的斜肩面相互接触并挤压锁轴向第一容置腔运动,锁轴嵌入至第二凹槽内锁住母座和插扣;当按压按压端时,锁轴向第一容置腔运动,锁定端从第二凹槽中脱出,将插扣从母座中拔出,所述箱包扣具在使用过程可根据使用者身形调整角度,提高了用户使用率和舒适度。

Bag fas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包扣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扣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箱包扣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扣具主要为公母两部分相互插接式,其工作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头和母头组合后相对固定不可活动,该扣具负载能力较高,无法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调整角度,导致用户使用率低,第二种是公头和母头组合后可绕轴旋转一定角度,该扣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扣具的角度,但该扣具的结构承载能力较差,在旋转过程中易断裂,不能作为主要受力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包扣具,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者身形调整使用角度的箱包扣具,提高了用户使用率和舒适度。一种箱包扣具,包括:母座和插扣,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壳体、锁轴、弹性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锁轴包括锁定端和按压端,所述锁定端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上方,所述按压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插扣上设置有导引斜面和第二凹槽,所述锁定端的一端设置有斜肩面;当所述插扣插入所述第一凹槽时,所述插扣的导引斜面与所述锁轴的斜肩面相互接触并挤压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壳体运动,所述锁轴的斜肩面被所述插扣引导斜面压迫使所述锁定端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使得所述锁定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凹槽运动嵌入至所述第二凹槽内锁紧所述母座和所述插扣;当按压伸出的所述按压端时,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一容置腔运动,直至所述锁定端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将所述插扣从所述母座中拔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压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锁定端的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端设置有容纳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插扣上设置有U型插口,所述U型插口的U型臂上设置有所述导引斜面,所述U型插口的U型槽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端相匹配的所述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高抬面,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高抬面,所述第一高抬面与所述第二高抬面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第一高抬面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上。进一步地,所述母座和所述插扣为高强度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端和所述锁定端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按压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锁定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槽,所述插扣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槽。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箱包扣具,在使用过程中插扣或者母座能绕锁轴转动一定角度,当箱包扣具使用在背包、提手等位置时,可根据用户的身形调整角度,提高了用户的背负体验度及舒适度;(2)采用本专利技术箱包扣具,插扣插入或者拔出时,不存在弹性连接点,比传统旋转插扣更加可靠,可作为主要受力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包扣具的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包扣具的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包扣具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包扣具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沿剖切线V-V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箱包扣具100母座10第一壳体11第一通孔111第一高抬面112凸起113第三凹槽1131第一槽114锁轴12按压端121锁定端122第二容置腔1221斜肩面1222弹簧组件13第二壳体14第一容置腔141第二高抬面142插扣20U型插口21第二凹槽22导引斜面23第二槽24第一凹槽30螺钉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箱包扣具100,包括:母座10和插扣20,其中,所述母座10包括第一壳体11、锁轴12、弹性组件13和第二壳体14,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4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凹槽30,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41,所述弹性组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41内,所述锁轴12包括锁定端122和按压端121,所述锁定端122位于所述弹性组件13的上方,所述按压端121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4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4外,t所述插扣20插入或者拔出所述母座10时挤压所述锁轴12轴向运动实现所述箱包扣具100的锁紧和解锁。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按压端12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11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1外。所述锁定端122设置有容纳所述弹性组件12的第二容置腔1221,所述弹性组件13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21,所述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锁定端122的第一容置腔141,所述弹性组件13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41。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端121的尺寸大于所述锁定端122的尺寸,所述按压端121和所述锁定端122的形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所述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者椭圆状等,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按压端121和所述锁定端122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按压端121的直径大于所述锁定端122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13可以为复位簧、弹簧或弹片等其他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包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和插扣,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壳体、锁轴、弹性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锁轴包括锁定端和按压端,所述锁定端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上方,所述按压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插扣上设置有导引斜面和第二凹槽,所述锁定端的一端设置有斜肩面;/n当所述插扣插入所述第一凹槽时,所述插扣的导引斜面与所述锁轴的斜肩面相互接触并挤压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壳体运动,所述锁轴的斜肩面被所述插扣引导斜面压迫使所述锁定端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使得所述锁定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凹槽运动嵌入至所述第二凹槽内锁紧所述母座和所述插扣;/n当按压伸出的所述按压端时,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一容置腔运动,直至所述锁定端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将所述插扣从所述母座中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包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和插扣,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壳体、锁轴、弹性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锁轴包括锁定端和按压端,所述锁定端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上方,所述按压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插扣上设置有导引斜面和第二凹槽,所述锁定端的一端设置有斜肩面;
当所述插扣插入所述第一凹槽时,所述插扣的导引斜面与所述锁轴的斜肩面相互接触并挤压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壳体运动,所述锁轴的斜肩面被所述插扣引导斜面压迫使所述锁定端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使得所述锁定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二凹槽运动嵌入至所述第二凹槽内锁紧所述母座和所述插扣;
当按压伸出的所述按压端时,所述锁轴向所述第一容置腔运动,直至所述锁定端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将所述插扣从所述母座中拔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压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锁定端的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涛刘涛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米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