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育秧领域,涉及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熟知的水稻机械化移栽育秧技术主要是毯状苗育秧和钵苗育秧技术,相关技术均已成熟。现有的育秧方式都是以塑料秧盘作为基座,以土壤或者新型基质为介质进行育秧,在操作上有诸多不便。其一,装有秧土或基质的秧盘重5kg左右,搬运困难;其二,起秧、运秧及秧土的准备、拌肥、贮存等农事操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且容易对秧块及秧苗造成伤害;其三,秧盘规格均为28cm×58cm,在机插过程中插秧机需要不停的装秧,次数多,耗时长,限制了插秧机的工作效率(CN101828498A;CN103348858A;CN104054493A)。为了节省育秧和插秧过程的劳力投入、提高插秧效率,日本学者曾尝试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的长毡式(Long-mat)育秧技术,国内学者也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与传统的营养土(基质)育秧技术相比,长毡式育秧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1)、长毡式育秧完全摒弃了传统秧苗培育需要的泥土(基质),以无纺布作为育秧介质,实现了秧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组装串联式秧盘:在水平硬地上摆放串联式秧盘,一排摆放四个秧盘,连接秧盘;/n步骤(2)、铺支撑质:将35~45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装串联式秧盘:在水平硬地上摆放串联式秧盘,一排摆放四个秧盘,连接秧盘;
步骤(2)、铺支撑质:将35~45g/m2麻育秧膜铺设于秧盘上;喷水使麻育秧膜与秧盘之间形成水层,充分接触;
步骤(3)、铺敷衬料:在麻育秧膜上均匀的铺一层稻壳,稻壳厚度0.8~1.3cm;
步骤(4)、机械播种:在湿润稻壳上均匀播种;
步骤(5)、暗化催芽:在湿芽谷上撒施一层0.5~0.8cm厚的稻壳,喷水使稻壳间隙充满水分,等待秧苗成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稻品种预留硬地面积,常规水稻品种按秧本比1:80~1:100留足育秧场地,杂交水稻按秧本比1:120~1:130留足育秧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串联式秧盘包括U型育秧槽,在所述的育秧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孔;在育秧槽两个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楔形连接头和与楔形连接头配合的楔形连接口,相邻两个育秧盘通过楔形连接头/楔形连接口与楔形连接口/楔形连接头实现两个育秧盘串联连接;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在育秧盘的楔形连接头端设有第一挡板,楔形连接口端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上沿高于蓄水孔,所述的第一挡板高于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一挡板呈“┌”型,第一挡板顶端平面伸向U型育秧槽外侧,相邻两个育秧盘通串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华,黄震,丁艳锋,何彬,刘正辉,丁承强,唐设,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