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海萍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83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选种农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秧苗托板机构和秧盘,秧苗托板机构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调节安装脚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秧苗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秧盘角度调整组件固定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上,秧盘旋转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上设置的凹槽上,秧苗推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秧盘上,本装置实现了自动续苗的目的,节省人工,同时也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情况,装置可进行调整,适应安装在不同规格的插秧机上。

A kind of seedling tray device of automatic trans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选种农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插秧机,当秧盘上的秧苗栽种完后,需要人工续苗,也就是在进行插秧时,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一个人负责驾驶插秧机,另一个人负责将秧苗摆放在秧盘上,浪费人力,而且在插秧机行驶的过程中产生晃动,进行续苗操作,续苗操作人员易跌落,产生意外,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节约人工,降低插秧过程中意外的发生,设计了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本装置实现了自动续苗的目的,节省人工,同时也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情况,装置可进行调整,适应安装在不同规格的插秧机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秧苗托板机构和秧盘,秧苗托板机构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安装脚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秧苗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秧盘角度调整组件固定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上,秧盘旋转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上设置的凹槽上,秧苗推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秧盘上。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持续续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所述的秧苗托板机构包括升降用电机、多层秧苗托板、螺纹杆、传动链轮、链条、电机端链轮,升降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凹槽上,电机端链轮固定安装在升降用电机的输出端,链条与电机端链轮相啮合,链条与传动链轮相啮合,传动链轮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的一端,螺纹杆与多层秧苗托板螺纹连接,多层秧苗托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凹槽上,螺纹杆旋转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凹槽上。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左右两端同时进行秧苗的传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所述的秧苗传送机构包括内安装框、履带、外安装板、履带动力组件,履带动力组件安装在内安装框上,履带安装在履带动力组件上,履带动力组件安装在外安装板上,内安装框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外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履带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底座、动力电机、电机齿轮、连接齿轮环、连接杆、平衡板、同步链轮、连接链条、同步副链轮、履带动力轴、履带副轴,履带副轴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内安装框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副轴的另一端旋转安装在外安装板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动力轴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内安装框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动力轴的另一端旋转安装在外安装板上设置的通孔上,履带安装在履带动力轴上,履带安装在履带副轴上,同步副链轮固定安装在履带动力轴上,连接链条与同步副链轮相啮合,同步链轮与连接链条相啮合,同步链轮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旋转安装在平衡板上设置的凹槽上,连接齿轮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电机齿轮与连接齿轮环相啮合,电机齿轮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底座上,电机底座固定安装在内安装框上,秧盘旋转安装在外安装板上设置的凹槽上,平衡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秧盘上秧苗改变位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所述的秧苗推动机构包括推苗电机、推秒用齿轮、主推杆、副推杆、密封壳,推苗电机固定安装在密封壳上设置的凹槽上,推秒用齿轮固定安装在推苗电机的输出端,推秒用齿轮与主推杆相啮合,推秒用齿轮与副推杆相啮合,主推杆滑动安装在秧盘上设置的凹槽上,副推杆滑动安装在秧盘上设置的凹槽上,密封壳固定安装在秧盘上,主推杆滑动安装在密封壳上设置的凹槽上,副推杆滑动安装在密封壳上设置的凹槽上。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安装位置的问题,使本专利技术适应不同规格的插秧机,其技术方案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所述的调节安装脚包括T形槽连接件、固定安装脚、定位螺钉,固定安装脚滑动安装在T形槽连接件上设置的凹槽上,定位螺钉穿过固定安装脚上设置的通孔与T形槽连接件螺纹连接,固定框架与T形槽连接件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调整秧盘角度,便于安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所述的秧盘角度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框、抽拉插件、横推板、内部弹簧,抽拉插件活动安装在固定框上设置的凹槽内,内部弹簧套装在抽拉插件上,内部弹簧活动安装在固定框的凹槽内,横推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框上设置的通孔上,抽拉插件活动安装在横推板上设置的凹槽上,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内安装框上,横推板与秧盘接触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插秧机续苗的问题,节省了人力。2.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多层秧苗托板上的秧苗向下移动,从而将不同层的秧苗传送到秧盘上,节省了人力,。3.履带动力组件实现了两侧履带同步转动,使秧盘两端同时续苗,防止了空苗的现象。4.通过调整调节安装脚和秧盘角度调整组件,可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不同规格的插秧机上。5.秧苗推动机构实现了将秧苗在秧盘上移动,使秧苗均匀的摆放着秧盘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固定框架1和秧苗托板机构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苗托板机构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苗托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苗传送机构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履带动力组件4-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履带动力组件4-4的局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外安装板4-3和秧盘3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盘3和秧苗推动机构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苗推动机构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苗推动机构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调节安装脚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盘角度调整组件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的秧盘角度调整组件7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框架1;秧苗托板机构2;升降用电机2-1;多层秧苗托板2-2;螺纹杆2-3;传动链轮2-4;链条2-5;电机端链轮2-6;秧盘3;秧苗传送机构4;内安装框4-1;履带4-2;外安装板4-3;履带动力组件4-4;电机底座4-4-1;动力电机4-4-2;电机齿轮4-4-3;连接齿轮环4-4-4;连接杆4-4-5;平衡板4-4-6;同步链轮4-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秧苗托板机构(2)和秧盘(3),秧苗托板机构(2)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安装脚(6)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秧苗传送机构(4)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秧盘角度调整组件(7)固定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4)上,秧盘(3)旋转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4)上设置的凹槽上,秧苗推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秧盘(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秧苗托板机构(2)和秧盘(3),秧苗托板机构(2)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安装脚(6)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秧苗传送机构(4)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秧盘角度调整组件(7)固定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4)上,秧盘(3)旋转安装在秧苗传送机构(4)上设置的凹槽上,秧苗推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秧盘(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苗托板机构(2)包括升降用电机(2-1)、多层秧苗托板(2-2)、螺纹杆(2-3)、传动链轮(2-4)、链条(2-5)、电机端链轮(2-6),升降用电机(2-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设置的凹槽上,电机端链轮(2-6)固定安装在升降用电机(2-1)的输出端,链条(2-5)与电机端链轮(2-6)相啮合,链条(2-5)与传动链轮(2-4)相啮合,传动链轮(2-4)固定安装在螺纹杆(2-3)的一端,螺纹杆(2-3)与多层秧苗托板(2-2)螺纹连接,多层秧苗托板(2-2)滑动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设置的凹槽上,螺纹杆(2-3)旋转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设置的凹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续苗插秧机秧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苗传送机构(4)包括内安装框(4-1)、履带(4-2)、外安装板(4-3)、履带动力组件(4-4),履带动力组件(4-4)安装在内安装框(4-1)上,履带(4-2)安装在履带动力组件(4-4)上,履带动力组件(4-4)安装在外安装板(4-3)上,内安装框(4-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外安装板(4-3)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履带动力组件(4-4)包括电机底座(4-4-1)、动力电机(4-4-2)、电机齿轮(4-4-3)、连接齿轮环(4-4-4)、连接杆(4-4-5)、平衡板(4-4-6)、同步链轮(4-4-7)、连接链条(4-4-8)、同步副链轮(4-4-9)、履带动力轴(4-4-10)、履带副轴(4-4-11),履带副轴(4-4-11)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内安装框(4-1)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副轴(4-4-11)的另一端旋转安装在外安装板(4-3)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动力轴(4-4-10)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内安装框(4-1)上设置的凹槽上,履带动力轴(4-4-10)的另一端旋转安装在外安装板(4-3)上设置的通孔上,履带(4-2)安装在履带动力轴(4-4-10)上,履带(4-2)安装在履带副轴(4-4-11)上,同步副链轮(4-4-9)固定安装在履带动力轴(4-4-10)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孙海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