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2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种子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包括紫花苜蓿裸种子、粘合剂、粉剂和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溶液和/或水杨酸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紫花苜蓿种子的盐胁迫效应,还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具有一定的催芽效果,达到促进种子发芽、齐苗、壮苗的目的;并且丸粒化加工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体积和重量增加,规格较为统一,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精量播种。

A salt tolerant Medicago sativa pelleted seed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苜蓿属(Medicagospp),是一种多年生的牧草,因为其具有抗逆性好、优质高产等特点,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改良,不仅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在我国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种植在盐碱地、滩涂地以及土壤退化地区进行土地改良和草原恢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盐胁迫时,会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同时会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活性氧无法被清除而大量累积,进而使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损伤细胞膜结构,影响细胞膜功能,从而抑制种子的萌发。抗坏血酸通过参与动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抵御脂质过氧化带来的伤害,延缓细胞死亡,用抗坏血酸处理植物种子能有效清除多余的活性氧,防止细胞衰老,提高种子活力。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调节细胞抗氧化机制、诱导逆境相关蛋白的表达等来缓解外界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在低温、盐碱、虫害[等逆境胁迫下,通过外源水杨酸处理可以增强苜蓿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因此,利用SA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特性,对提高种子抗逆性和种子发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工厂的膜衣、壳衣和丸粒化等包衣工艺已经很成熟,但针对不同逆境条件促进种子萌发的包衣处理技术,一直都是种子加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盐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高盐胁迫下,植物体会受到离子毒害作用,还会引起次生胁迫,使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是草地能够成功建植的前提。因此,以植物盐胁迫影响机制为基础,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抗坏血酸或水杨酸一种或多种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然后对种子进行丸衣处理,以期能提高种子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有助于提高盐胁迫下草地建植的成功率,进而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盐渍土地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包括紫花苜蓿裸种子、粘合剂、粉剂和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溶液和/或水杨酸溶液。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活性物质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7-1.4)mg:1g;所述活性物质为水杨酸,活性物质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14-0.69)mg:1g;所述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4-8mmol·L-1,水杨酸溶液浓度为1-5mmol·L-1。所述裸种子与粉剂的质量比为1:(0.4~2.0);裸种子质量/g与粘合剂的体积/mL比为1:(0.2~0.8)。所述粉剂为滑石粉和/或皂土;所述粘着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所述皂土和滑石粉的质量比为1:1,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5%。所述拌种时间在60s以上。一项所述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的制备方法,1)将紫花苜蓿裸种子用活性物质进行拌种,得到包裹体;2)将步骤1)紫花苜蓿种子于包衣机中匀速滚动,交替加入粘着剂和粉剂,搅拌均匀,使其均匀包裹在紫花苜蓿种子上,得到所述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在所述步骤2)之后,将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在30-35℃条件下干燥0.5-1h。所述步骤2)中粘着剂和粉剂均分多次加入,所述粘着剂的加入次数≥20次,粉剂的加入次数≥20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技术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抵抗NaCl胁迫的能力;2.本专利技术技术可以用于相关企业进行紫花苜蓿丸粒化包衣,增加种子的重量,便于播种;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法简便,节约材料,易于操作和程序规范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1)紫花苜蓿种子选择试验选取均匀一致的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大于95%。2)抗坏血酸或水杨酸拌种称取紫花苜蓿种子10g于3号自封袋中,分别用0.1g浓度为4mmol·L-1的抗坏血酸和0.1g浓度为1mmol·L-1水杨酸进行拌种处理,抗坏血酸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7mg:1g;水杨酸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14mg:1g;拌种后充分摇匀60s,倒出晾干,备用。3)种子丸衣步骤:第一阶段~成核期:选取10g种子倒入包衣机中,调整转速为500rpm~600rpm使种子沿着卡槽匀速滚动,确保种子碰到挡板有一定的下落高度,将雾化盘固定于卡槽内,迅速向槽内雾化盘添加0.2~0.5mL1wt%CMC水溶液,种子表面湿润且种子不粘在一起(此时种子碰到挡板时,下落高度降低)。配制粉剂:5g皂土和5g滑石粉混合均匀,均分为10份;粘合剂:3~4ml1.5%CMC水溶液,均分为10份。加入一份粉剂,滚动1~2min,此时种子匀速滚动(碰到挡板回到原先的下落高度),继续添加一份量的1.5wt%CMC水溶液,1~2min加完。重复上述操作,粘结剂和粉剂交替加入,直至配方粉剂和粘合剂加完。注意,在丸衣过程中粘合剂和粉剂要交替添加,先加粘合剂,在保证种子不粘在一起前提下,待种子表面湿润时加入适量的粉剂,使粉剂均匀的包裹于种子表面。第二阶段~增大滚圆期:在第一阶段粉剂加完后,调整包衣机转速为600rpm,使种子滚动1~2min;配制粉剂:10g皂土和10g滑石粉混合均匀,均分为20份;配制粘合剂:6~8ml1.5wt%CMC水溶液,均分为20份;加入一份粉剂,滚动0.5~1.5min,此时种子匀速滚动(碰到挡板回到原先的下落高度),继续添加一份量的1.5wt%CMC水溶液,0.5~1.5min加完。重复上述操作,粘结剂和粉剂交替加入,直至配方粉剂和粘合剂加完。第三阶段~成膜期:在第二阶段结束后,调整包衣机转速为650rpm,使种子滚动2~3min;配制粉剂:4g滑石粉;配制粘合剂:2~3ml1.5%CMC水溶液;根据配方交替添加粘合剂和粉剂,交替进行5次左右,每次间隔搅拌10s左右。待配方粉剂全部加完后将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取出,过12~9目筛子,筛选留取尺寸为1.4~2.0mm的丸衣种子。将紫花苜蓿丸衣种子放入烘箱中干燥0.5h,干燥温度为40~50℃,干燥备用。丸衣种子性能评价1)丸衣种子粒径大小测定(Pelletizedseeddiameter)随机取丸衣种子100粒,用游标卡尺对丸粒种子的直径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单位mm,精确到0.01mm。2)裂解率(Splittingdecompositionpercentage)随机取丸衣种子100粒,将种子置于湿润的滤纸上,5min后统计裂解的粒数,计算裂解粒数占试验丸衣种子总粒数的百分比,设3个重复。3)单籽率(Singleseedpercentage)随机取丸衣种子100粒,统计单籽种子数(每粒丸衣种子中只有一粒裸种),计算单籽种子数占被检验丸衣种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紫花苜蓿裸种子、粘合剂、粉剂和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溶液和/或水杨酸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紫花苜蓿裸种子、粘合剂、粉剂和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溶液和/或水杨酸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为抗坏血酸,活性物质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7-1.4)mg:1g;所述活性物质为水杨酸,活性物质与紫花苜蓿裸种的质量比为(0.14-0.69)mg:1g;所述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4-8mmol·L-1,水杨酸溶液浓度为1-5mmol·L-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种子与粉剂的质量比为1:(0.4~2.0);裸种子质量/g与粘合剂的体积/mL比为1:(0.2~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型紫花苜蓿丸衣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为滑石粉和/或皂土;所述粘合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培胜欧成明李曼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