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芝专利>正文

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82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涉及农用机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型旋耕机旋耕深度浅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设有移动轮和旋耕单元,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呈钝角设置,第一电机和移动轮固定安装到第一安装板上,旋耕单元和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到第二安装板上,旋耕单元的两侧还设有侧翼单元,侧翼单元固定连接到旋耕单元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旋耕时能够增加抓地力,从增加旋耕深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旋耕深度深,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控。

A small rotary cultivator for greenhouse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
技术介绍
在农业种植中,通常会使用旋耕机翻地,但是,现有技术中旋耕机一般采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带动,造成了旋耕机体积较大,不适合空间较小的大棚使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131127”公开了一种微型电动旋耕机,主要由平土板、扶手、电机开关、电源插口、电池座、机架、电动机、旋耕刀片、挡泥罩、定深轮、调节杆、支撑杆、扶手架组成,该微型旋耕机采用电动机外壳直接带动旋耕刀片旋转,交流电源和充电蓄电池供电,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噪音小,无废气排放,电能利用率高,操作容易,使用安全,适用于温室大棚和庭院耕种中使用。旋耕机工作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压刀片,使得刀片能够选碎土地,但是该装置由于重量较轻,导致其旋耕深度较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设有移动轮和旋耕单元,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分别带动移动轮和旋耕单元转动的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下端设有移动轮(2)和旋耕单元(4),安装座(1)上还设有用于分别带动移动轮(2)和旋耕单元(4)转动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5),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呈钝角设置,第一电机(3)和移动轮(2)固定安装到第一安装板(11)上,旋耕单元(4)和第二电机(5)固定安装到第二安装板(12)上,旋耕单元(4)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在旋耕单元(4)旋地时能够增加地面和旋耕单元(4)之间抓力的侧翼单元(7),侧翼单元(7)固定连接到旋耕单元(4)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下端设有移动轮(2)和旋耕单元(4),安装座(1)上还设有用于分别带动移动轮(2)和旋耕单元(4)转动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5),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呈钝角设置,第一电机(3)和移动轮(2)固定安装到第一安装板(11)上,旋耕单元(4)和第二电机(5)固定安装到第二安装板(12)上,旋耕单元(4)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在旋耕单元(4)旋地时能够增加地面和旋耕单元(4)之间抓力的侧翼单元(7),侧翼单元(7)固定连接到旋耕单元(4)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一传动孔(13),第一传动孔(13)设在第一安装板(11)的中间,第二安装板(12)上设有第二传动孔(14),第二传动孔(14)设在靠近第二安装板(12)一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11)上还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和第一电机(3)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一传动孔(1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种植用小型旋耕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3)和移动轮(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移动轮(2)设有两组,且移动轮(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芝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