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59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调温组件,控制电路板和调温组件均设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侧,调温组件包括温控片以及温度传感器,温控片设于靠近壳体第一侧的位置,温控片电连接控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连接温控片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控片的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由于设置有调温组件,可以调节温度,从而有效解决了穿戴设备温度只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穿戴设备的温度,从而穿戴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温的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设备是直接穿戴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中的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例如眼镜、手表、耳机、头饰等等。根据穿戴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颈戴设备、手戴设备、腕戴设备等等。颈戴设备也就是戴在颈部的设备。广义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穿戴设备通常不具有调温功能,在冬季使用时会感到冰凉,而夏季使用时会感到发热,存在使用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可调节温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调温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调温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侧,所述调温组件包括温控片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片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第一侧的位置,所述温控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控片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控片的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片包括制冷片和/或发热片,所述制冷片和/或所述发热片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温控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以将所述温控片和所述控制电路板间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控片与所述保护层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片,所述按摩片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与所述温控片之间,且所述按摩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按摩凸点,所述按摩凸点设于所述按摩片上,或所述按摩凸点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弧形的调温区域,所述调温区域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部位置,所述调温组件设于所述调温区域处。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控制模块,所述操作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以通过所述操作控制模块向所述控制电路板输入控制命令。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按键开关、触控开关和声控开关中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地,还包括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音频模块包括骨传导扬声器和骨传导麦克风。本技术提供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由于设置有调温组件,可以调节温度,从而有效解决了穿戴设备温度只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穿戴设备的温度,从而穿戴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穿戴于人体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穿戴设备贴靠于人体一侧的局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连接段;111、第一侧;112、第二侧;14、调温区域;31、控制电路板;4、调温组件;41、温控片;42、温度传感器;43、保护层;5、按摩组件;51、按摩片;52、按摩凸点;6、电源模块;81、音频模块;82、操作控制模块。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本实施例中,该穿戴设备为穿戴于颈部的颈戴设备。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也可以穿戴于人体的其他部位。该穿戴设备包括壳体1、控制电路板31以及调温组件4,控制电路板31和调温组件4均设于壳体1内。壳体1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侧111和远离第一侧111的第二侧112。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呈U形,第一侧111也就是U形的内侧,第二侧112也就是U形的外侧。将穿戴设备穿戴于颈部时,壳体1的第一侧111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壳体1为柔性壳体,具体地,壳体1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性好,皮肤接触舒适。调温组件4设于壳体1内,可避免穿戴时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调温组件4,并可保持穿戴设备整体外形的美观。调温组件4包括温控片41以及温度传感器42。其中,温控片41设于靠近壳体1第一侧111的位置,可以更直接地调节壳体1与人体接触的部位的温度。温控片41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进行相应调节,使得用户穿戴更加舒适。温控片4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1,从而可通过控制电路板31控制温控片41调节温度。温度传感器42连接温控片41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1,从而温度传感器42可以检测温控片41的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控制电路板31。控制电路板31可设定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控制电路板31根据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温度可以自动控制温控片41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温控片41的升温或降温。此外,控制电路板31还可以连接外接设备,通过外接设备控制温控片41。本技术的穿戴设备,由于设置有调温组件4,可以调节温度,从而有效解决了穿戴设备温度只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穿戴设备的温度,从而穿戴更加舒适。壳体1具有弧形的调温区域14,调温区域14为弧形,可以更贴合颈部曲线,穿戴更加舒适。调温区域14位于壳体1的中部位置,调温组件4设于调温区域14处,穿戴时,刚好调温区域14接触颈部皮肤,穿戴更加舒适。进一步地,温控片41包括制冷片和/或发热片,制冷片和/或发热片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1。本实施例中,温控片41包括制冷片和发热片。当需要制冷时,例如夏天使用时,控制电路板31控制制冷片工作,起到制冷的作用,降低温度;当需要制热时,例如冬天使用时,控制电路板31控制发热片工作,起到制热的作用,提升温度。制冷片和发热片分别由控制电路板31独立控制,互不影响,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地,调温组件4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调温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调温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侧,所述调温组件包括温控片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片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第一侧的位置,所述温控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控片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控片的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调温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调温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侧,所述调温组件包括温控片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片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第一侧的位置,所述温控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控片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控片的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片包括制冷片和/或发热片,所述制冷片和/或所述发热片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温控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以将所述温控片和所述控制电路板间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控片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温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立锦周一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