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5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第一支撑件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的顶面或底面。凸出部的设置能够为第一支撑件提供理想的结合位置,多个音圈形成的音圈组件可以一次成型后再与支撑部件结合,大大方便了厂商的组装工作,降低了组装难度;而且凸出部可以有效收纳第一支撑件的结合部,避免第一支撑件与中心磁路组件产生干涉,中心磁钢不需要去料/切边,所以能够保持较大的磁通量,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器
,尤其涉及微型扬声器。
技术介绍
使用双音圈振动组件的微型扬声器,可以实现整机实时监测振动振幅。通过调整两个音圈的激励信号,对不平衡的振动状态进行实时改善。双音圈微型扬声器解决方案配合整机功放和自适应算法,可实现对量产出货的每个智能硬件进行针对性检测、调控,真正意义上实现充分利用每颗扬声器内部的物理空间,实现音频效果最优。实现智能超线性的器件端必要条件是对振动中的音圈组件进行约束。即在两个音圈之间和/或靠近磁碗的音圈下表面设置支撑部件,可有效约束音圈的摇摆振动,实现振动组件大振幅活塞振动。常规两个音圈之间设置的支撑部件需要夹在两个音圈之间,音圈绕制和粘接有很大难度(两个音圈需要单独绕制完成后,分别上料与支撑部件组装)。而且,夹在两个音圈之间的支撑部件会延伸出音圈本体,为避让此延伸部位,中心磁路组件需要对应切边或去料,造成磁通量损失,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高性能微型扬声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第一支撑件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的顶面或底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凸出部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与所述音圈的引线导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传输线导通的第一焊盘,所述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盘相导通的第二焊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凸出部胶接或压接。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呈弧线形、L字型或V字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连接臂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盆架。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的所述音圈中位于最上层的音圈的顶面,或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的所述音圈中位于最下层的音圈的底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内固定部、悬臂和外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连接所述音圈,所述外固定部连接所述盆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凸出部的设置能够为第一支撑件提供理想的结合位置,多个音圈形成的音圈组件可以一次成型后再与支撑部件结合,大大方便了厂商的组装工作,降低了组装难度;而且凸出部可以有效收纳第一支撑件的结合部,避免第一支撑件与中心磁路组件产生干涉,中心磁钢不需要去料/切边,所以能够保持较大的磁通量,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振膜和磁路系统后);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中的音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盆架;2、第一支撑件;21、第一连接部;22、连接臂;23、第二连接部;3、凸出部;4、第二支撑件;41、内固定部;42、悬臂;43、外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1、第一支撑件2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1,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3,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3的顶面或底面。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凸出部3的设置能够为第一支撑件2提供理想的结合位置,多个音圈形成的音圈组件可以一次成型后再与支撑部件结合,大大方便了厂商的组装工作,降低了组装难度;而且凸出部3可以有效收纳第一支撑件2的结合部,避免第一支撑件2与中心磁路组件产生干涉,中心磁钢不需要去料/切边,所以能够保持较大的磁通量,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与所述凸出部3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上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与所述音圈的引线导通。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件2还能够起到导电作用,可缩短音圈引线长度,避免音圈引线与磁路系统出现干涉而产生杂音,利于保证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上设有与所述传输线导通的第一焊盘,所述盆架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盘相导通的第二焊盘。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件2与盆架1连接方便,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组装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与所述凸出部3胶接或压接。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件2与凸出部3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3呈弧线形、L字型或V字型。由上述描述可知,凸出部3的具体形状有多种,厂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连接臂22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1连接所述凸出部3,所述第二连接部23连接所述盆架1。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件2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1;所述第二支撑件4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的所述音圈中位于最上层的音圈的顶面,或者,所述第二支撑件4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的所述音圈中位于最下层的音圈的底面。由上述描述可知,微型扬声器内部可以具有多套支撑系统,如此,可预防音圈出现摇摆,利于进一步保证微型扬声器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4包括依次相连的内固定部41、悬臂42和外固定部43,所述内固定部41连接所述音圈,所述外固定部43连接所述盆架1。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支撑件4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1、第一支撑件2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1,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3,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3的顶面或底面,可选的,所述凸出部3呈弧线形、L字型或V字型。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扬声器中,音圈的数量为两个,即本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为双音圈微型扬声器,需要说明的是,音圈的数量不应理解为对本案的限定,例如,当音圈的数量为一时,且该音圈包括上下两层,其中一层的角部相对于另一层的角部朝外侧凸出,此时,应当认为其为双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2与所述凸出部3焊接、胶接或压接,其中压接可选热压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撑件2与所述凸出部3焊接时,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上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与所述音圈的引线导通。为方便第一支撑件2与盆架1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第一支撑件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的顶面或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第一支撑件和多个层叠相连的音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相对于另一个所述音圈的角部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的顶面或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凸出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与所述音圈的引线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传输线导通的第一焊盘,所述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盘相导通的第二焊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庆宾张志成陈杰朱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