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708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压接机构,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夹设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具有抵接并刺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表面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刺穿相邻的两个组件边框上的保护膜从而导通组件边框,以便于实现接地操作,且提高了接地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系统在安装时需要进行接地处理。传统的铝合金边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地端都设计在边框上,由边框的生产厂家事先加工好接地端连接孔,用户安装光伏组件时,将接地线直接连接在边框的接地端连接孔上,通过光伏组件边框和连接件的若干个串并联后集中将接地端接入大地。但是由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大都采用铝边框,铝边框的表面有氧化层或涂装层,该氧化层或涂装层是不导电的,导致接地线端子不能和边框形成良好的电接触,接触电阻较高,不能使接地线和边框形成接地回路。从而导致接地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刺穿相邻的两个组件边框上的保护膜从而导通组件边框以便于实现接地操作,且提高了接地的有效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压接机构,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夹设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具有抵接并刺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表面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压紧固定的压接块和与所述压接块相配合的锁紧件;所述压接块为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提供抵紧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压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顶表面,所述导通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侧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块呈U型,所述导通件也呈U型,且所述压接块与所述导通件上下叠放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自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倾斜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U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块上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的压接块本体和自所述压接块本体分别向所述第一边框方向和第二边框方向凸伸的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所述压接块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抵接的第一挤压部和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抵接的第二挤压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块本体还具有本体连接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分别自所述本体连接部的两侧倾斜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U型结构;所述第一挤压部倾斜的斜率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倾斜的斜率;所述第二挤压部倾斜的斜率小于所述第二抵接部倾斜的斜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导通件的支撑件,所述导通件被设置为夹持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压接块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为套设在所述锁紧件外侧的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以刺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锯齿状穿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边框中间设置导通件,并在导通件上设置刺穿组件边框氧化膜的穿刺件。从而实现两个光伏组件边框的导通,这样只需要在任一光伏组件或者任一导通件上进行接地操作就能实现整个光伏组件系统的接地,从而提高了接地安装效率,降低接地成本,且提高了接地的有效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系统中相邻两个组件边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系统中压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系统中导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所示的导通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压接块,31-第一压紧部,32-第二压紧部,33-压接块本体,331-第一挤压部,332-第二挤压部,333-本体连接部,4-锁紧件,5-导通件,51-第一抵接部,511-穿刺结构,52-第二抵接部,53-连接部,6-固定孔,7-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压接机构,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边框1,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边框2,所述压接机构具有分别与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压紧固定的压接块3和与压接块3相配合的锁紧件4。压接块3的两端分别压接到第一边框1的顶表面和第二边框2的顶表面,锁紧件4将压接块3锁紧固定到光伏组件系统的支撑架、或者檀条或者接地地板等能够对压紧块3起到拉紧固定的结构上,锁紧件4通过拉紧固定压紧块3从而实现对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的压紧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4为螺栓,在所述压紧块3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穿孔,螺栓穿过穿孔固定连接至与之相适配的螺母上,且螺栓上的螺帽与锁紧件4相抵。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大都采用铝边框,铝边框的表面有氧化层或涂装层,该氧化层或涂装层是不导电的,为了保证组件边框的接地良好需要将这些氧化膜或者涂装层刺穿,然后进行接地。对此本申请在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2之间夹设有导通件5,所述导通件5抵接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2的侧表面。所述导通件5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边框1相抵接并刺穿第一边框2表面的保护膜的第一抵接部51、与所述第二边框2相抵接并刺穿第二边框2表面的保护膜的第二抵接部52和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5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52的连接部5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导通件5的两端与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相抵以刺穿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上的保护膜,所述第一抵接部5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52分别自所述连接部53的两侧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抵接部51、第二抵接部52和连接部53形成向上开口的U型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导通件5自身具备弹性力,在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受力靠近时,该弹性力会抵抗两者的相向移动,从而使导通件5的两端更好的夹持在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51、第二抵接部52和连接部53也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5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52分别设置有用以刺穿组件保护膜的穿刺结构511。在第一抵接部51上与所述第一边框1相抵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穿刺结构511。在第二抵接部52上与所述第二边框2相抵接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穿刺结构5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结构511呈锯齿状,锯齿状结构的设计对氧化膜等保护膜的刺穿效果更好。当然穿刺结构511还可以设计为针状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为设置在连接部53的两侧的弹性片。而连接部53为连接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的片状结构,连接部53、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均具有导电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其材质可以设置为不锈钢。所述第一抵接部5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压接机构,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夹设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具有抵接并刺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表面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压接机构,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夹设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具有抵接并刺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表面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压紧固定的压接块和与所述压接块相配合的锁紧件;所述压接块为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提供抵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压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顶表面,所述导通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块呈U型,所述导通件也呈U型,且所述压接块与所述导通件上下叠放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自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倾斜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U型结构。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传国夏正月许涛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