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容置槽上,所述收容腔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外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围成一V型穿线口,所述配合槽内侧设置有卡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装配方便,实现了电线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大多数成对使用的,分别为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与导线连接,板端连接器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插接连接,从实现印刷电路板与导线连接。但存在导电端子与电线连接不方便的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输信号稳定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容置槽上,所述收容腔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外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围成一V型穿线口,所述配合槽内侧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以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得到的对接部,所述线端部与所述容置槽相固持。所述线端部包括环状基体以及开设于基体两平行面上的容线槽,所述容线槽与U型配合槽互为平行。所述固持部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两端垂直延伸得到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前凸起部及后凸起部。所述后凸起部后方设有一凹陷弧面,所述凹陷弧面后方为向下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倾斜部后方。所述底板设有一外凸部,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卡接部相抵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收容腔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外侧端面具有一V型穿线口,便于导电端子与电线通过插接方式形成电连接。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现了电线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有利于电信号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导电端子20一方面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焊接以形成电连接,另一方面与电线(未图示)通过电线的插接方式形成电连接,从而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器实现电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绝缘本体10包括收容腔11,本实施例中,收容腔11设置2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容腔11可设置超过2个。此外,绝缘本体10后端面开设有于收容腔11相互贯通的导通孔12,用于导电端子20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焊接以形成电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3,收容腔11内设有容置槽111,导电端子20固持在容置槽111上,防止导电端子20在收容腔11中松动、脱落。每个收容腔11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112,电线可以穿过配合槽112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接触以形成电连接,从而实现线对板的电性连接。配合槽112两外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左延伸部113和右延伸部114,左延伸部113和右延伸部114围成一V型穿线口115,而配合槽112内侧设置有卡接部116。请参阅图4,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22以及自固持部21另一端延伸得到的对接部23。具体的,请参阅图4-5,固持部21包括底板211以及由底板211两端垂直延伸得到的侧壁212,侧壁212上设有前凸起部2121及后凸起部2122,后凸起部2122后方设有一凹陷弧面2123,凹陷弧面2123后方为向下延伸的倾斜部2124,倾斜部2124后方为对接部23。底板211设有一外凸部2111,该外凸部2111与配合槽112内侧的卡接部116相抵持,便于定位,同时形成稳定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5,线端部22包括环状基体221以及开设于基体221两平行面上的容线槽222,容线槽222两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线端开口223和刺破部224。通过刺破部224来刺破电线的绝缘皮,使得电线的裸线部分与导电端子20接触,从而实现电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导电端子20的线端部22为环状结构,形成相互平行的两个刺破部224,便于与电线形成两个接触点位。具体的,请参阅图4,对接部23为变形的环状结构,其包括对接底板231、由对接底板231两侧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232以及由弹性部232向上延伸形成的夹持部233,夹持部233末端垂直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接触部2331。夹持部233与接触部2331围成插腔2332。同时,为了提高夹持效果,夹持部233内表面形成向插腔2332内突出的夹紧区2333,该夹紧区2333是由夹持部233的外板面向内凹陷形成。导电端子20的夹持部233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电路(未图示)焊接以形成电连接。导电端子20与绝缘本体10组装时,线端部22与容置槽111相固持,容线槽222与U型配合槽112互为平行,以致电线穿过容线槽222和U型配合槽112,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外凸部2111与配合槽112内侧的卡接部116相抵持,便于定位,同时形成稳定连接。夹持部233、接触部2331设置于收容腔11内,插腔2332与导通孔12相对应。前凸起部2121、后凸起部2122与收容腔11内壁相抵持,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防止导电端子20从收容腔11内脱落,有利于电信号的稳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容置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外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围成一V型穿线口,所述配合槽内侧设置有卡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容置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前端开口两侧均开设有U型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外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围成一V型穿线口,所述配合槽内侧设置有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以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得到的对接部,所述线端部与所述容置槽相固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坤锦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