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1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凸条,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滑槽,通过将上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上端面的凸条以及通过将下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下端面的凸条,进而使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与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分连接;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的接线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连接导线时的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断路器是安装在专用的配电箱中,其外壳通常是塑料,外壳的背面设有卡槽,通过卡槽与配电箱中的滑轨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接线端子,上端的接线端子和下端的接线端子均与外壳一体成型,每个接线端子均设有接线柱和对应的螺栓,用于将导线固定在接线柱上。断路器的接线方式一般是将现断路器固定在配电箱中的滑轨上,然后再用螺栓刀将导线固定在上端、下端的接线端子上。但是配电箱空间狭窄,螺栓刀很有可能因过长或者过短而拧动接线柱上的螺栓会显得非常困难。而将导线的端头插入接线柱也会因空间狭窄而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以降低连接导线时的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凸条,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滑槽,通过将上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上端面的凸条以及通过将下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下端面的凸条,进而使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与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分连接;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的接线端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而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外壳固定在专用的配电箱中,如果因配电箱内部空间狭窄而影响螺栓刀等工具的操作,这时可以将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从外壳的上端和下端滑出,滑出后再用螺栓刀等工具将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上的螺栓拧松和拧紧,极大的方便了导线的连接,减小连接导线时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优选地,所述凸条均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垂直。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是正对着凸条滑入的,而凸条与外壳的前端面垂直即凸条与配电箱的开口,则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是朝着配电箱的开口方向滑入,安装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上端延伸的上端限位背板,用于限制上端接线端子滑入的最大深度。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下端延伸的下端限位背板,用于限制下端接线端子滑入的最大深度。上端限位背板和下端限位背板均是用于避免滑槽在滑入过程中超出凸条,同时也使安装人员明确的知道滑入深度是否已经到位,避免出现不正常安装的情况。优选地,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多个,并且多个上端接线端子相互平行以及多个下端接线端子相互平行。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端接线端子侧面的滑槽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有与每个上端接线端子的滑槽一一对应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的凸条。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端接线端子的内部均设有一个接线柱并且每个接线柱均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上部的接线端电连接。优选地,每个所述下端接线端子侧面的滑槽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所述外壳的下端面设有与每个下端接线端的滑槽一一对应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的凸条。优选地,每个所述下端接线端子的内部均设有一个接线柱并且每个接线柱均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下部的接线端电连接。每个上端接线端子或每个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一个接线柱,即每个上端接线端子或每个下端接线端子对应连接一个导线端头,在具体的接线操作中,例如维修过程则可以单独某一个接线柱进行单独接线,或者是新安装过程则对每个接线柱依次进行接线。每个上端接线端子或每个下端接线端子均独立,互不影响,进一步减小接线安装过程中的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中,外壳1、上端接线端子2、下端接线端子3、滑槽4、凸条5、上端限位背板6、下端限位背板7、接线柱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1、上端接线端子2和下端接线端子3,而外壳1、上端接线端子2和下端接线端子3的外形均为矩形。本实施例中上端接线端子2和下端接线端子3均设有四个,并且每个上端接线端子2和每个下端接线端子3的侧面均设有滑槽4。对应地,外壳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四个凸条5,而每个凸条5均与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垂直并且每个端面的四个凸条5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上端接线端子2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上端接线端子2侧面的滑槽4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设有与每个上端接线端子2的滑槽4一一对应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的凸条5,从而使得每个上端接线端子2均与外壳1可拆分连接。外壳1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1上端延伸的上端限位背板6,用于限制上端接线端子2滑入的最大深度。当上端接线端子2滑入至最大深度后将与上端限位背板6接触,从而使上端限位背板6阻止上端接线端子2超出凸条5,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另外,每个所述上端接线端子2的内部均设有一个接线柱8并且每个接线柱8均通过导线与外壳1内腔上部的接线端电连接。这里的导线采用硬度较低的导线,上端接线端子2与外壳1分开后有利于上端接线端子2的拿去,避免导线过硬而影响上端接线端子2的接线操作。本实施例中下端接线端子3的结构与上端接线端子2的结构完全相同,具体如下:每个下端接线端子3侧面的滑槽4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所述外壳1的下端面设有与每个下端接线端3的滑槽4一一对应的横断面形状均为燕尾形的凸条5,从而使得每个下端接线端子3均与外壳1可拆分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上端接线端子2的滑槽4以及每个下端接线端子3的滑槽4的形状均相同,在生产制造时只需要采用一个模具即可,减少开模的费用,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外壳1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1下端延伸的下端限位背板7,用于限制下端接线端子3滑入的最大深度。下端限位背板7的作用于上端限位背板6的作用相同,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又能使安装人员明确的知道滑入深度是否已经到位,避免出现不正常安装的情况。每个所述下端接线端子3的内部均设有一个接线柱8并且每个接线柱8均通过导线与外壳1内腔下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凸条,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滑槽,通过将上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上端面的凸条以及通过将下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下端面的凸条,进而使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与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分连接;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的接线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外壳、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凸条,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均设有滑槽,通过将上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上端面的凸条以及通过将下端接线端子的滑槽滑入外壳下端面的凸条,进而使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与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分连接;所述上端接线端子和下端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外壳内腔的接线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均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上端延伸的上端限位背板,用于限制上端接线端子滑入的最大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往外壳下端延伸的下端限位背板,用于限制下端接线端子滑入的最大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塑壳断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洋管巍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隆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