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46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包括形状相同且对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及第二板件,蜂窝夹心板设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第一板件的外表面用于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第二板件上设有琴弦固定孔;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和第二板件均包括音梁主体,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中音梁组,中音梁组包括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中音梁,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弧形梁;音梁主体的第二端设有低音梁组,低音梁组包括多根低音梁;音梁主体、中音梁组、弧形梁和低音梁组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能取代音梁和琴桥板,有利于简化弦乐器面板的制作过程,提高制作效率,提升面板结构的稳定性及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
本技术涉及弦乐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
技术介绍
吉他属于弦乐器的一种,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乐器。吉他的发声原理与大部分的弦乐器的发声原理一致,都是通过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之后通过琴弦带动乐器面板振动,从而使得共鸣箱内部的空气共振发声,这样我们就听到了乐器悦耳的声音。吉他面板是影响吉他音质最关键的部分,吉他面板的制造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弦乐器之中。目前市场上的弦乐器主要以木质弦乐器为主,其面板是由木板拼接而成,面板为了承受琴弦的拉力,在背面需要设置木质的桁架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起到调节音色的作用。如图1所示,木吉他面板由面板1、音梁2和琴桥板3组成。面板部分一般由两块木板拼接而成,为了保证面板平行于琴弦方向的刚度,必须对木材的切割方式和纹理走向提出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弦乐器音梁是通过木材的切削粘合固定在面板之上,从而起到支撑面板,提高面板的整体刚度的作用,以便其能够承受琴弦的拉力并且使得琴的声音频段更加丰富。音梁则一般采用硬度较高的枫木制成。琴桥板是面板之下用来强化的结构,上面设有钻孔,用以承载琴弦的固定钉。现有技术的面板采用音梁结构,需要用多个音梁2,同时配合琴桥板3,将它们设置在面板的不同位置上,在音梁安装过程中,需要将音梁采用粘合工艺粘合至面板上,通常需要人工一根根的粘合完成,此过程复杂繁琐,制作周期很长,调整过程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制琴师的经验与技术要求较高,才能完成众多音梁不同位置的调整并粘合,由于面板制作的优良程度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琴师的经验与技术,这使得成批制作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胶水,不利于制作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其能取代音梁和琴桥板,有利于简化弦乐器面板的制作过程,提高制作效率,同时提升面板结构的稳定性及音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其包括形状相同且对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及第二板件,所述蜂窝夹心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所述第一板件的外表面用于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琴弦固定孔;所述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和第二板件均包括音梁主体,所述音梁主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中音梁组,所述中音梁组包括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中音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弧形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二端设有低音梁组,所述低音梁组包括多根低音梁;所述音梁主体、所述中音梁组、所述弧形梁和所述低音梁组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梁的外边缘形状对应于弦乐器面板上的音孔的轮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音梁组与所述低音梁组之间设有向一侧凸起的第一加强音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音梁组与所述低音梁组之间还设有向另一侧凸起的第二加强音梁;所述第一加强音梁与所述中音梁组和所述低音梁组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结构,所述第二加强音梁与所述弧形梁和所述低音梁组之间也设有平滑过渡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琴弦固定孔设于所述音梁主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加强音梁的位置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音梁组最外侧的两个所述低音梁上分别设有辅助音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蜂窝夹心板采用芳纶纸制作而成;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均采用碳纤复合板制作而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蜂窝夹心板的厚度范围为1mm~4mm,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厚度范围为0.1mm~1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蜂窝夹心板的蜂窝形状为间隔或相连接的六边形、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圆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音梁组的中音梁数量为2~4根,所述低音梁组的低音梁数量为3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包括形状相同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及第二板件,蜂窝夹心板设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三者均包括音梁主体,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中音梁组,中音梁组包括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中音梁,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弧形梁;音梁主体的第二端设有低音梁组,低音梁组包括多根低音梁,将第一板件的外表面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第二板件上设有琴弦固定孔,用于固定琴弦。通过将音梁主体、中音梁组、弧形梁和低音梁组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等效传统的所有独立的音梁和琴桥板,结构稳定,可以保证面板上琴弦的张力,安装时只需要整体粘贴至面板上即可,该结构修剪和调整位置方便,简化了面板制作,提高了制作效率,同时可减少人工手动一根根粘贴音梁造成的误差,从而保证吉他等弦乐器品质的稳定;而且,通过中间层蜂窝夹心板的设置能够减少重量,使得弦乐器面板振动更加充分,提高面板发声品质。因此,吉他面板采用上述调音结构,使得结构稳定、轻量化及音质同时得到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吉他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夹心板的蜂窝结构示意图。其中,10、第一板件;20、蜂窝夹心板;30、第二板件;31、琴弦固定孔;40、音梁主体;41、中音梁组;411、中音梁;42、弧形梁;43、低音梁组;431、低音梁;432、辅助音梁;44、第一加强音梁;45、第二加强音梁;46、过渡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其包括形状相同且对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10、蜂窝夹心板20及第二板件30,所述蜂窝夹心板20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0和所述第二板件30之间,将所述第一板件10的外表面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所述第二板件30上设有琴弦固定孔31,用于固定琴弦。其中,所述第一板件10、蜂窝夹心板20和第二板件30均包括音梁主体40,所述音梁主体4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音梁主体40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相同且对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及第二板件,所述蜂窝夹心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所述第一板件的外表面用于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琴弦固定孔;/n所述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和第二板件均包括音梁主体,所述音梁主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中音梁组,所述中音梁组包括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中音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弧形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二端设有低音梁组,所述低音梁组包括多根低音梁;/n所述音梁主体、所述中音梁组、所述弧形梁和所述低音梁组为一体成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弦乐器面板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相同且对应贴合设置的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及第二板件,所述蜂窝夹心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所述第一板件的外表面用于粘贴于弦乐器面板上,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琴弦固定孔;
所述第一板件、蜂窝夹心板和第二板件均包括音梁主体,所述音梁主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中音梁组,所述中音梁组包括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中音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弧形梁;所述音梁主体的第二端设有低音梁组,所述低音梁组包括多根低音梁;
所述音梁主体、所述中音梁组、所述弧形梁和所述低音梁组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梁的外边缘形状对应于弦乐器面板上的音孔的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梁组与所述低音梁组之间设有向一侧凸起的第一加强音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梁组与所述低音梁组之间还设有向另一侧凸起的第二加强音梁;
所述第一加强音梁与所述中音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子天钟蔚余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