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30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设备主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和下壳,上壳包括上主体部和位于上主体部两端的上伸出部,下壳包括与上主体部配合的下主体部和位于下主体部两端的下伸出部,上伸出部和下伸出部配合并与带体固定连接,且上壳整体为金属壳并用作可穿戴设备的天线,下壳为绝缘材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上壳和下壳通过由与带体的连接位置整体分型,从而用户佩戴时,下伸出部将上伸出部与用户皮肤隔开,上壳整体采用金属壳并可以作为金属天线,且结合下壳的绝缘作用,提高了天线的净空要求,使得天线受空间限制小,有利于保证天线辐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一般包括设备主体和带体,设备主体的壳体可分为上壳和下壳,上壳上设置镜片,生耳仅设置在上壳上,并与带体连接。可穿戴设备的天线一般采用将柔性电路板贴合在其他部件上形成天线本体,或者将一段金属薄片通过热熔柱固定在塑胶壳体上形成天线本体。这些天线本体都需要与金属部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辐射效率。然而,可穿戴设备中难免用到金属部件,因而会给天线的布局造成局限,影响天线的效率。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可穿戴设备天线布局受空间限制影响效率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天线布局受空间限制影响效率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包括上主体部和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2)和下壳(3),所述上壳(2)包括上主体部(22)和位于所述上主体部(22)两端的上伸出部(21),所述下壳(3)包括与所述上主体部(22)配合的下主体部(32)和位于所述下主体部(32)两端的下伸出部(31),所述上伸出部(21)和所述下伸出部(31)配合并与所述带体(6)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2)整体为金属壳并用作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所述下壳(3)为绝缘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2)和下壳(3),所述上壳(2)包括上主体部(22)和位于所述上主体部(22)两端的上伸出部(21),所述下壳(3)包括与所述上主体部(22)配合的下主体部(32)和位于所述下主体部(32)两端的下伸出部(31),所述上伸出部(21)和所述下伸出部(31)配合并与所述带体(6)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2)整体为金属壳并用作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所述下壳(3)为绝缘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出部(21)和所述下伸出部(31)固定连接以将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出部(21)和所述下伸出部(31)中的一者开设有定位槽(33),另一者具有插入所述定位槽(33)内以定位的定位凸起(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23)与所述定位槽(33)的槽底通过螺钉(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3)的槽底开设有通孔(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