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29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和镜片组件,所述镜筒包括围设成容纳腔的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所述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注料槽,所述注料槽与所述内壁围合形成注料空间以容纳吸光材料。上述镜头模组,通过在第一镜片上开设注料槽,即可将吸光材料注入注料槽中,该镜头模组在使用时,吸光材料可以吸收由通光孔进入镜筒的杂光,从而避免镜头模组在成像时产生眩光的问题,无需在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设置遮光部件,本镜头模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镜头技术的发展,镜头大量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中。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在成像过程中,容易产生Flare(眩光)问题,因此,传统的镜头模组需要使用在镜片之间设置遮光部件,以改善眩光现象,但是镜片之间设置遮光部件会导致镜头模组的结构复杂,增加生产成本和组装难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旨在解决传统的镜头模组为改善眩光现象,需要在镜片之间设置遮光部件,从而导致镜头模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组装难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围设成容纳腔的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以及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注料槽,所述注料槽与所述内壁围合形成注料空间以容纳吸光材料。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包括依次连通的通光孔和安装孔,所述通光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围成所述通光孔,所述第二孔壁围成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注料槽围合形成所述注料空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镜片包括成像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成像部设置,且所述侧壁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成像部的一侧,所述成像部朝物侧凸起并伸入所述通光孔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镜片连接于所述镜筒,且所述第二镜片抵接于所述连接部。可选地,所述内壁还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所述连接部远离像侧的一侧抵接于所述连接面。可选地,所述注料槽为螺旋槽,且所述螺旋槽的中心轴与所述镜筒的中心轴重合。可选地,所述注料槽为环形槽,且所述环形槽的轴线的延伸方向沿物侧至像侧。可选地,所述环形槽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的所述环形槽沿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吸光材料为以下任意一者或其组合:炭黑、石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镜头模组,通过在第一镜片上开设注料槽,即可将吸光材料注入注料槽中,该镜头模组在使用时,吸光材料可以吸收由通光孔进入镜筒的杂光,从而避免镜头模组在成像时产生眩光的问题,无需在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设置遮光部件,本镜头模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如图1所示,其包括镜筒100和镜片组件200,镜筒100作为镜头模组的承载基体用于安装镜片组件200,镜筒100的横截面可以为以下任意一者或其结合:圆形、多边形,同时镜片组件200的横截面与镜筒100相同,以使镜筒100与镜片组件200相适配,安装图1的摆放状态,物侧位于镜筒100的上侧,像侧位于镜筒100的下侧。具体的,镜筒100包括围设成容纳腔110的内壁120及与内壁120相对的外壁130;镜片组件200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10内的第一镜片210,第一镜片210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的侧壁213,侧壁213上开设有注料槽221,注料槽221与内壁120围合形成注料空间220以容纳吸光材料。上述镜头模组,通过在第一镜片210上开设注料槽221,即可将吸光材料注入注料槽221中,该镜头模组在使用时,吸光材料可以吸收由通光孔111进入镜筒100的杂光,从而避免镜头模组在成像时产生眩光的问题,无需在第一镜片210与第二镜片230之间设置遮光部件,本镜头模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具体的,容纳腔110包括依次连通的通光孔111和安装孔112,通光孔111的内径小于安装孔112的内径;内壁120包括第一孔壁121和第二孔壁122,第一孔壁121围成通光孔111,第二孔壁122围成安装孔112,第二孔壁122与注料槽221围合形成注料空间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10插设在安装孔112内之后,侧壁213即可与第二孔壁122相配合,以形成注料空间220并用于注入吸光材料;光线通过第一孔壁121形成的通光孔111之后进入第一镜片210,第一镜片210将折射之后的光线沿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传输。具体的,第一镜片210包括成像部211和连接部212,连接部212环绕成像部211设置,且侧壁213位于连接部212远离成像部211的一侧,成像部211朝物侧凸起并伸入通光孔111中。如图1和图2所示,注料槽221设置在连接部212远离光轴300的一侧,由此注料槽221即可与第二孔壁122围合以形成注料空间220,以容纳吸光材料;当第一镜片210安装在安装孔112内之后,通过第一孔壁121与第一镜片210的外壁130的配合,可以对第一镜片210在光轴300的径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如图1所示,第二镜片230连接于镜筒100,且第二镜片230抵接于连接部212。具体的,第一镜片210安装在镜筒100内之后,将第二镜片230沿像侧至物侧的方向安装至容纳腔110内,并使第二镜片230远离像侧的端面与连接部212抵接,从而通过第二镜片230对第一镜片210在光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使第一镜片210固定在镜筒100内;通过对第一镜片210设置两个方向的限位,从而使第一镜片210稳定地安装在镜筒100内,以使镜头模组的结构稳定。具体的,第二镜片230与镜筒100的连接方式为以下任意一者:粘接、过盈配合;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即可使第二镜片230与镜筒100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镜片210稳定的安装在镜筒100内。具体的,内壁120还包括连接面123,连接面123分别连接于第一孔壁121和第二孔壁122,连接部212远离像侧的一侧抵接于连接面123。第一镜片210安装在安装孔112内之后,将第二镜片230沿像侧至物侧的方向置入容纳腔110内,并通过第二镜片230抵接于第一镜片210远离物侧的一侧,直到第一镜片210在物侧至像侧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面123和第二镜片230,第一镜片210即可固定在容纳腔110内。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注料槽221为螺旋槽,且螺旋槽中心轴线沿物侧至像侧的方向延伸。向螺旋槽中注入吸光材料时,吸光材料可在螺旋槽中流动,以延长吸光材料在注料槽221中的滞留时间,从而使吸光材料能够在注料槽221中凝固并附着在第一镜片210上,以实现第一镜片210吸收杂光的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注料槽221为环形槽,且环形槽的轴线的延伸方向沿物侧至像侧。通过向环形槽中注入吸光材料,也可以使第一镜片210具有吸收杂光的功能,在此不做限定。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围设成容纳腔的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以及/n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注料槽,所述注料槽与所述内壁围合形成注料空间以容纳吸光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围设成容纳腔的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以及
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注料槽,所述注料槽与所述内壁围合形成注料空间以容纳吸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依次连通的通光孔和安装孔,所述通光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围成所述通光孔,所述第二孔壁围成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注料槽围合形成所述注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包括成像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成像部设置,且所述侧壁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成像部的一侧,所述成像部朝物侧凸起并伸入所述通光孔中。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