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27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该装置由引雪漏斗、储水桶和储水器组成将降雪收集到融化成水的结构,并且设有传感器进行温度和水位的检测,包括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雨水感应器,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控制加热板的加热,使装置升温。该装置还包括将储水器中的雪水由水泵和水管输送到漏斗中加速雪的融化过程,整套装置能够避免水分的蒸发和杂物的引入造成的测量误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降雪量的测量精度,并且能够长时间用于低温环境中测量而不会表面大量覆盖积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降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现有的雪量计单纯称重的方方式居多,没有排水装置,长期监测累计降雪量,不仅蒸发对观测精度会造成影响,而且需要人工干预排水。融雪翻斗雪量计也有缺点,一是加热起始时间难于判断,造成时间延迟;二是加热温度难于选择,过高则造成筒内形成气柱,蒸发过大,而且影响雪花落入筒内,造成监测误差,或者加热温度低,降雪不能及时融化。另外,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若持续供电消耗大量电能,不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提高雪量测量的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雪漏斗(1)、储水桶(2)、重力感应器(4)、加热板(6)、储水器(7)、温度传感器(8)、计数器(9)、雨水感应器(10)、输水管道(11)、水泵(12)、排水装置(13)、称重器(14)、保温层(15)、支撑底座(16)、主控模块(17)和显示模块(18),所述引雪漏斗(1)的上端开口边缘与储水桶(2)安装,引雪漏斗(1)下端设有重力感应器(4),并与储水器(7)连接,所述储水器(7)底部与支撑底座(16)之间设有称重器(14),储水器(7)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计数器(9)、雨水感应器(10)和水泵(12),所述水泵(12)通过输水管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雪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雪漏斗(1)、储水桶(2)、重力感应器(4)、加热板(6)、储水器(7)、温度传感器(8)、计数器(9)、雨水感应器(10)、输水管道(11)、水泵(12)、排水装置(13)、称重器(14)、保温层(15)、支撑底座(16)、主控模块(17)和显示模块(18),所述引雪漏斗(1)的上端开口边缘与储水桶(2)安装,引雪漏斗(1)下端设有重力感应器(4),并与储水器(7)连接,所述储水器(7)底部与支撑底座(16)之间设有称重器(14),储水器(7)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计数器(9)、雨水感应器(10)和水泵(12),所述水泵(12)通过输水管道(11)将储水器(7)内的融化后雪水输送至引雪漏斗(1)中,所述储水器(7)还设有排水装置(13),所述加热板(6)设置在储水桶(2)的内壁上,储水桶(2)外侧设有显示模块(18),所述主控模块(17)控制测量雪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雪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17)通过采集重力感应器(4)、温度传感器(8)、计数器(9)、雨水感应器(10)和称重器(14)的检测数据控制加热板(6)和水泵(12)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雪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芳马铭阳姚锦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