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
本技术涉及核辐射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
技术介绍
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适用于可能存在放射性表面污染的任何场所,如核燃料循环产业链、核电和海关等领域。目前此类探头都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光电倍增管作为其中的主要部件,体积大,成本高,功耗大,使用时易受磁场干扰,在设计探头及设备时要最大限度的考虑的光电倍增管的位置,所以对探头和设备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的的α、β表面污染探头因采用光电倍增管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及成本高,功耗大及使用时易受磁场干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其包括保护盖、扣盖、保护网格、密封圈、铝膜框、塑料闪烁体、反射腔、手柄、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多芯接头、手柄盖和聚四氟乙烯圈,其中:所述手柄的一端与反射腔的一端固定连接,塑料闪烁体、铝膜框、密封圈和保护网格从反射腔的另一端依次放置于反射腔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盖(1)、扣盖(2)、保护网格(3)、密封圈(4)、铝膜框(5)、塑料闪烁体(6)、反射腔(7)、手柄(8)、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10)、多芯接头(11)、手柄盖(12)和聚四氟乙烯圈(13),其中:/n所述手柄(8)的一端与反射腔(7)的一端固定连接,塑料闪烁体(6)、铝膜框(5)、密封圈(4)和保护网格(3)从反射腔(7)的另一端依次放置于反射腔(7)内腔的相应凹槽中,扣盖(2)与反射腔(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保护盖(1)扣在扣盖(2)上,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与聚四氟乙烯圈(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盖(1)、扣盖(2)、保护网格(3)、密封圈(4)、铝膜框(5)、塑料闪烁体(6)、反射腔(7)、手柄(8)、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10)、多芯接头(11)、手柄盖(12)和聚四氟乙烯圈(13),其中:
所述手柄(8)的一端与反射腔(7)的一端固定连接,塑料闪烁体(6)、铝膜框(5)、密封圈(4)和保护网格(3)从反射腔(7)的另一端依次放置于反射腔(7)内腔的相应凹槽中,扣盖(2)与反射腔(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保护盖(1)扣在扣盖(2)上,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与聚四氟乙烯圈(13)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0)的一端与聚四氟乙烯圈(13)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0)的另一端与手柄盖(12)固定连接,多芯接头(11)固定在手柄盖(12)上,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和信号处理单元(10)通过导线连接,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和信号处理单元(10)均与多芯接头(11)连接,多芯接头(11)与探测主机连接,聚四氟乙烯圈(13)的外径与手柄(8)的内径相同,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偏置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10)、多芯接头(11)、手柄盖(12)和聚四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磊,杜向阳,刘晋瑾,白宁,张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